[发明专利]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7440.2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仁派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00 | 分类号: | D06M13/00;D06M15/00;D06M11/79;D06M15/09;D01F6/92;D01F1/1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制备 薄荷浆液 凉感纤维 纱线加工 纱线 薄荷 母粒制备 清洗烘干 微胶囊 芯表面 放入 上浆 编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该方法为先进行薄荷微胶囊制备;然后进行薄荷浆液制备;接着进行凉感母粒制备,再进行凉感纤维制备;最后将多个凉感纤维螺旋均匀编织在线芯表面上,进行混纺,再将混纺好的纱线放入薄荷浆液中进行气流上浆;最后清洗烘干,得到凉感透气纱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凉感纱线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凉感纤维多通过在纤维制造浆液中添加薄荷提取物,以提高穿着时的凉爽感;目前在制备凉感纤维的时候,薄荷提取物是直接加入纺丝液中,并经过加热、搅拌、抽丝、冷却、清洗等多个步骤制成;但在制备的过程中薄荷提取物很容易被分解以及流失,而且再制成纱线后,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薄荷提取物被分解以及流失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整体纱线凉感稳定性;同时,一般凉感纤维用纺丝液主要是在纺丝液中涤纶或尼龙液中添加了纳米级玉石、云母等高热传导率材料,但因为涤纶和尼龙本身的吸湿透湿性能较差,从而影响了凉感面料的透气效果。因此,现有的凉感纤维加工方式中存在着凉感稳定性较差和透气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凉感稳定性,还具有透气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薄荷微胶囊制备,先将薄荷叶、水晶和硅酸盐矿物质分别进行超声振荡,分别形成10nm~30nm的薄荷颗粒、水晶颗粒和硅酸盐矿物质颗粒,然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颗粒;接着将混合颗粒溶解,并分步加入乳化剂和丙烯腈,得到混合乳化浆液;再将混合乳化浆液进行加热搅拌、多次热回流、冷却、洗涤和烘干,得到薄荷微胶囊,得到A品;
b、薄荷浆液制备,按照质量比100:10:3~100:30:9将硅胶、羟基纤维素钠和薄荷颗粒进行混合,得到薄荷浆液,得到B品;混合时间为5min~10min;
c、凉感母粒制备,将A品活性炭颗粒进行均匀混合,然后进行超声振荡5min~10min,将颗粒粉碎至10nm~30nm;接着将粉碎好的颗粒放入双螺杆造粒机进行造粒,制得凉感母粒,得到C品;
d、凉感纤维制备,将C品和聚酯切片按照质量比为1:15~30进行混合,然后通过双螺杆机进行熔融共混纺丝,得到凉感纤维,得到 D品;
e、将多个D品螺旋均匀编织在线芯表面上,进行混纺,再将混纺好的纱线放入B品中进行气流上浆;最后清洗烘干,得到凉感透气纱线。
前述的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加热搅拌的时间为180min~240min,搅拌温度为50℃~70℃。
前述的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硅酸盐矿物质为石棉、云母或沸石。
前述的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e中气流上浆包括相互连接的预热上浆段、超临界上浆段和降温上浆段,纱线在每个上浆段的上浆时间为30秒~60秒,每个段的压力值均为72.9atm,且整个上浆过程中均通入氮气和二氧化碳;其中预热上浆段的温度为10℃~30℃,超临界上浆段的温度30℃~35℃,降温上浆段的温度为10℃~15℃。
前述的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得到的D品细度为1.5D~3.5D。
前述的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e中的线芯细度为5D~8D。
前述的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的混合时间为5min~10min,混合的温度为30℃~35℃。
前述的一种凉感透气纱线加工方法中,所述活性炭颗粒的颗粒大小为50nm~8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仁派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仁派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