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显示屏及其3D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7533.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6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藻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25 | 分类号: | G02B30/25;G02B3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及其 显示 方法 | ||
一种3D显示屏,包括前偏光板、用于同时显示相同图像的前液晶屏和后液晶屏、后偏光板以及背光板,所述前偏光板设于所述前液晶屏的出光面,所述后液晶屏间隔设于所述前液晶屏的后侧,且其出光面面向所述前液晶屏的入光面,所述后液晶屏、后偏光板以及背光板由前至后依次层叠设置。本发明通过前液晶屏以及后液晶屏同时显示相似的图像,并且两者前后间隔设置,通过背光板产生的背光可将图像在光学上进行叠加,由于前后屏的隔空距离,再加上画面的边缘处理,可以使前后屏的显示图像连接起来,呈现3D的效果,由于3D效果是前后屏显示内容的物理叠加,所以人眼看到的是实际画面,无需脑补,不会产生眩晕感觉,并且,显示分辨率没有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屏及其3D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的普及,人们对汽车产品驾乘时的智能化用户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2D显示屏幕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追求差异化,高端化的需求。3D显示屏越来越受到欢迎,由于其可以显示3D的效果,所以用户迫切需要在汽车上实现3D显示效果。
但目前3D显示屏,一般都是采用3D光栅膜,在人的左右眼中呈现不同的视角的方式,模拟出虚拟3D效果,缺陷是用户容易产生眩晕,并且显示效果不佳,分辨率偏低等缺点,在车载产品上使用效果不佳。
公开号为CN201610281701的中国发明专利记载了一种3D显示器和3D显示装置,其包括前显示屏以及与所述前显示屏层叠设置的后显示屏,所述前显示屏的出光面背向所述后显示屏,所述后显示屏的出光面面向所述前显示屏,所述前显示屏能够用作所述后显示屏的光栅,以进行3D显示。其中,前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是相隔开的,显示区域是采用透明材料把后显示屏的内容透过来显示,非显示区域看不到后屏的内容,故采用这个设计,前显示屏只是起到光栅的作用,不实际显示内容,人的左右眼看到的内容角度不一样,从而在大脑中产生3D的效果。其具有如下的缺点:
1、前显示屏的分辨率在横向上M/2*N(M为显示屏像素点列数,N为显示屏像素点行数),也就是说分辨率减半了。
2、光栅让人左右眼看到的内容不一致,从而让大脑产生3D的幻觉,如果人眼看的角度发生变化,双眼看到的内容会发生微小变化,大脑会不停的脑补3D画面,从而产生眩晕感觉。
3、前后显示屏均采用AMOLED,成本高、寿命短。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3D显示屏及其3D显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显示屏,包括前偏光板、前液晶屏、后液晶屏、后偏光板以及背光板,所述前偏光板设于所述前液晶屏的出光面,所述后液晶屏间隔设于所述前液晶屏的后侧,且其出光面面向所述前液晶屏的入光面,所述后液晶屏、后偏光板以及背光板由前至后依次层叠设置。
本方案还包括光学玻璃,所述光学玻璃贴合于所述前偏光板的前表面。
所述前液晶屏与后液晶屏均为TFT液晶屏。
本方案还涉及一种3D显示屏的3D显示方法,包括:
生成与原始图像相同的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的边缘由内向外进行渐进过渡处理,所述第二图像的渐进过渡区域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渐进过渡区域宽度1-2mm;
将渐进过渡处理后的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分别发送给前液晶屏以及后液晶屏;
通过背光板产生背光,该背光依次透过所述后液晶屏以及前液晶屏将所述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在光学上进行叠加产生3D效果。
通过专业界面设计软件进行渐进过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藻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藻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