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仲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7544.3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胥婧;王荣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41/02 | 分类号: | C07B41/02;C07C29/143;C07C33/22;C07C33/20;C07C33/46;C07C33/18;C07C33/24;C07C31/125;C07C35/08;C07C41/26;C07C43/23;C07C201/12;C07C205/19;C07C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仲醇的方法,其步骤为: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酮,过渡金属催化剂,甲醇;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中加热,反应数小时后,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通过柱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本发明用酮做原料,使用甲醇作氢源和溶剂,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参与下,通过氢转移,生成伯醇,反应展现出三个显著的优点:1)不加碱;2)反应温度低;3)反应原子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仲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仲醇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不仅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而且在药物、农药、香料等精细化工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传统的方法中,可以使用高温高压加氢,这些方法在反应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近几年来,使用甲醇作氢源来制备,甲醇是一种廉价、安全、无毒的氢给体,这种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强碱或者弱碱。(a)Yu,Z.;Zeng,F.;Sun,X.;Deng,H.;Dong,J.;Chen,J.;Wang,H.;Pei,C.J.Organometallic.Chem.2007,692,2306-2313.(b)Bigler,R.;Huber,R.;Mezzetti,A.Angew.Chem.Int.Ed.2015,54,1-5.Moore,C.M.;(c)Szymczak,N.K.Chem.Commun.,2013,49,400-402.(d)Sakaguchi,S.;Yamaga,T.Ishii Y.J.Org.Chem.2001,66,4710-4712.(e)Fernández,F.E.;Puerta,M.C.;Valerga,P.Organometallics 2012,31,6868-6879.(f)Li,K.;Niu,J.;Yang,M.;Li,Z.;Wu,L.;Hao,X.;Song,M.Organometallics 2015,34,1170-1176.
因此,从有机合成的角度,发展一类新的有机金属催化剂,通过使用廉价、安全、无毒的甲醇作氢源和溶剂,反应中不需要加入碱,能够在环境友好和温和的状态下来催化这类反应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仲醇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合成仲醇(式Ⅰ)的方法,包括
由酮(式Ⅱ)
经加氢反应成目标产物的步骤。
反应是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其反应通式为
其中,R1选自烷基、芳基、单或多取代芳基,其中,单或多取代芳基优选甲基苯基、甲氧基苯基、三氟甲基苯基、卤代苯基;
R2代表一个取代基,选自甲基、乙基或C9烷基,苯基、苯甲基。
本发明合成仲醇的新方法通过下述具体步骤实现: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酮,过渡金属催化剂和甲醇;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中加热,反应数小时后,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通过柱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为含有双吡啶酮配体的金属-有机双功能阴离子铱络合物,其结构如下:
进一步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用量为酮的1mol%。
进一步的,酮与甲醇的比例为1:2mmol/mL。
进一步的,反应时间不小于12小时。
进一步的,反应温度为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