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齿圈表面感应淬火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7697.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华;刘国强;刘鹏飞;冯顺宇;邵新波;韩晶;郭智;樊周强;王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煤机智能工作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1/18;C21D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苗苗 |
地址: | 451162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淬火 内齿圈 表面感应淬火 氮化处理 技术要求 硬化层深 感应器 热处理技术领域 氮化 处理工艺 淬火参数 加工零件 抗冲击性 生产过程 硬化层 齿根 齿面 齿圈 回火 空冷 试制 装卡 出炉 保温 调试 疲劳 检测 试验 重复 制作 环保 | ||
1.一种内齿圈表面感应淬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制作并安装感应器;
S2:装卡试样;
S3:调整淬火参数;
S4:在试样上调试感应器;
S5:回火,保温,出炉空冷,
S6:用试样进行表淬试验,检测试样的硬度及硬化层深,若试样的硬度及硬化层深符合技术要求,则合格,进行步骤S7,反之,则不合格,重复S1至S6直至符合技术要求;
S7: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感应淬火试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硬化层深为内齿圈模数的0.2倍,对于直径为600-4000mm以及模数为7.25-30的内齿圈,感应器频率为8.5-10kH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试样上的4个齿沟作为一组,连续操作3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感应器与内齿圈的间隙参数为:
齿根处的间隙为1-2mm、齿根圆角处的间隙为1-1.5mm、齿轮分度圆处的间隙为1-2mm、齿顶处的间隙为2-2.5mm、感应头尾部与齿顶的距离为5-6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的加热时间为3-9s,感应器的移动速度为120-360mm/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选用油作为淬火介质时,油温为30-80℃,选用水溶性淬火液作为淬火介质时,淬火介质的温度为20-50℃,淬火介质的浓度为8-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淬火参数为:
电流为165±2A、电压为300±5V、频率为9-10KHz、速度为160-170mm/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内齿圈的材料选用40CrNi2Mo或40CrNiMo,齿面硬度为50-58HRC,硬化层深为1.9-2.9mm,齿轮心部硬度为30-45HRC;
当硬度值差不大于3HRC且硬化层深差不大于1mm时,则认为合格,反之,当硬度值差不大于3HRC和/或硬化层深差不大于1mm时,则认为不合格,重新制作感应器头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回火温度为160-180℃,回火时间为4±0.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煤机智能工作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煤机智能工作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6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