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PVC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7908.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在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67/02;C08K13/02;C08K5/09;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韧剂 环氧树脂 轻质活性碳酸钙 润滑剂 稳定剂 消泡剂 硬脂酸 增塑剂 耐磨性 加热融化 使用寿命 酸脂 小炮 加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PVC材料,包括环氧树脂40‑50份,PET树脂20‑30份,硬脂酸10‑15份,轻质活性碳酸钙1‑8份,润滑剂5‑10份,增塑剂3‑6份,稳定剂5‑8份,增韧剂1‑3份,消泡剂1‑5份,该PVC复合材料中的环氧树脂,PET树脂,硬脂酸,轻质活性碳酸钙在150℃‑180℃下进行加热融化,然后加入润滑剂,增塑剂,稳定剂,增韧剂,进行搅拌混合加热,最后加入消泡剂进行小炮处理,本发明中采用了硬酸脂,增韧剂,使该PVC材料具有高强度的韧性以及耐磨性,使该PVC材料的使用寿命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PVC材料。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monomer, 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
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相对密度1.4左右,玻璃化温度77~90℃,170℃左右开始分解,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1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目前,市面上PVC材料层出不穷,很多的PVC材料只是针对单一的方面进行设计制造,在PVC材料的多功能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韧剂,使该PVC材料具有高强度的韧性以及耐磨性的复合型PVC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PVC材料,包括环氧树脂40-50份,PET树脂20-30份,硬脂酸10-15份,轻质活性碳酸钙1-8份,润滑剂5-10份,增塑剂3-6份,稳定剂5-8份,增韧剂1-3份,消泡剂1-5份。
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45份,PET树脂25份,硬脂酸13份,轻质活性碳酸钙4份,润滑剂8份,增塑剂4份,稳定剂6份,增韧剂2份,消泡剂3份。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甘油酯,石蜡,聚乙烯蜡里面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二辛酯,二丁酯,环氧化大豆油,环氧油酸丁酯其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甲基锡稳定剂,硬脂酸镉,硬脂酸锌其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CPE135A,粉末丁晴橡胶,抗冲型ACR,ABS高胶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泡剂采用GPE型消泡剂,苯乙醇油酸酯或者苯乙酸月桂醇酯。
优选的,所述PVC复合材料中的环氧树脂,PET树脂,硬脂酸,轻质活性碳酸钙在150℃-180℃下进行加热融化,并采用搅拌机搅拌连续搅拌15min。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加入加热后的PVC材料后采用搅拌旋叶搅拌5min后静置20-2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