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宽角宽带扫描能力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8027.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发;屈世伟;李小秋;杨仕文;孙红兵;周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5/24;H01Q1/1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陈一鑫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宽带 扫描 能力 极化 微带 天线 单元 | ||
1.一种具有宽角宽带扫描能力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叠层贴片层、双极化馈电层、金属底板;
所述叠层贴片层包括:第一叠层贴片、第一PCB板层、第二叠层贴片、第二PCB板层、金属框;所述第一叠层贴片设置于第一PCB板层的上表面,且面积小于第一PCB板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叠层贴片设置于第二PCB板层的上表面,且面积小于第二PCB板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PCB板层镶嵌在金属框内部,第一PCB板层被金属框支撑,使第一PCB板层与第二PCB板层间形成空气腔体层;
所述双极化馈电层包括:上到下依次层叠的在第三、第四、第五PCB板层,所述第三PCB板层上表面设置水平极化馈线,所述第四PCB板层内设置十字形耦合槽,所述第五PCB板层上表面设置垂直极化馈线;
所述金属底板上设置有垂直极化馈电探针和水平极化馈电探针,所述垂直极化馈电探针从金属底板出发依次穿过第五PCB板层、第四PCB板层到达第三PCB板层下表面,垂直极化馈电探针穿过第五PCB板层时与设置于第五PCB板层上表面的垂直极化馈线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平极化馈电探针从金属底板出发依次穿过第五PCB板层、第四PCB板层、第三PCB板层到达第二PCB板层下表面,水平极化馈电探针穿过第三PCB板层时与设置于第三PCB板层上表面的水平极化馈线输入端连接;
所述双极化馈电层中设置有一圈金属化过孔,用于包围住水平极化馈线、垂直极化馈线、垂直极化馈电探针、水平极化馈电探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宽角宽带扫描能力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极化馈线为沿y方向的Y字形微带线,垂直极化馈线为沿x方向的Y字形带状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宽角宽带扫描能力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耦合槽的每一个枝节末端都设置有一个宽度大于十字形耦合槽并与之联通的矩形槽;所述十字形耦合槽深度矩形槽相同,且等于第四PCB板层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宽角宽带扫描能力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板内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连接水平极化馈电探针、垂直极化馈电探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宽角宽带扫描能力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叠层贴片形状与双极化馈电层中设置的一圈金属化过孔围成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叠层贴片位于第二叠层贴片正上方,且面积大于第二叠层贴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宽角宽带扫描能力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极化馈线的包括两部分:“U”型微带线部分和“1”型微带线部分,所述“1”型微带线部分的顶点连接“U”型微带线部分的下底边中点,“1”型微带线部分的底点为输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0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双频微带天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ETC系统的低副瓣透镜阵列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