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状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8562.3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田荣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2J50/20 |
代理公司: | 11549 北京德高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襄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模块 无源检测器 移动控制器 检测电路 原始参数 检测 检测系统 快速状态 受电模块 无线通信 感应区 检测点 传感器 输电 传感器固定 电性连接 驱动控制 数据交换 通信连接 匹配 电池 发送 能源 | ||
一种快速状态检测系统,包括:无源检测器,无源检测器包括检测感应区、检测电路、传感器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检测感应区、检测电路、传感器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检测点上用于获取检测点原始参数,检测电路包括用于获取能源的受电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发送原始参数;移动控制器,用于驱动控制无源检测器并且获取原始参数,移动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池和输电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输电模块与受电模块相匹配。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状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无源检测器和移动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控制和数据交换,安全性高,检测速度快,结果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状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快速状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状态检测大多数依赖于有源器件实现,即传感器必须持续供电,对于一些平时不使用的设备来说,有源器件需要额外设置供电电路,采用有线接电的方式会使得电能供应增加了复杂度和成本,并且需要防止出现漏电等危险,而采用内置电池的方式对于电池更换也不方便,对于电量也需要时刻监测,谨防电量耗尽无法工作,使用电池还存在电池过充引起的爆炸以及过放产生漏液容易对器件造成腐蚀得问题。而对于数据传输需要另外设置接口,使得过程繁琐,并且设置过多接口会造成设备可适用的应用环境受到严格限制,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状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安全性高,检测速度快,结果精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快速状态检测系统,包括:无源检测器,所述无源检测器包括检测感应区、检测电路、传感器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检测感应区、检测电路、传感器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检测点上用于获取所述检测点原始参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用于获取能源的受电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原始参数;
移动控制器,用于驱动控制所述无源检测器并且获取所述原始参数,所述移动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池和输电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输电模块与所述受电模块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快速状态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主机,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从所述移动控制器获取所述原始参数,并且对所述原始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状态参数。
优选地,所述输电模块与所述受电模块采用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无源检测器还包括:
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传感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移动控制器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移动控制器的当前状态;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手动控制指令;
处理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处理器的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缓存所述原始参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原始参数写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向所述显示模块传输所述当前状态和用于处理所述手动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移动控制器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与外部无线充电器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池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无源检测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感应区上的被动连接件,所述受电模块设置在所述被动连接件上,所述移动控制器包括与所述被动连接件相匹配的主动连接件,所述输电模块设置在所述主动连接件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主机电性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移动控制器通信的通信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快速状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田荣,未经杨田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