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化龙眼果园土壤硒活性与富硒龙眼种植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68572.7 申请日: 2019-08-20
公开(公告)号: CN110352775A 公开(公告)日: 2019-10-22
发明(设计)人: 刘永贤;农梦玲;王冬梅;程夕冉;潘丽萍;邢颖;王道波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C21/00;A01B79/02;C05G3/00;C05G3/04;C05F17/00
代理公司: 广州辰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13 代理人: 朱志宽
地址: 530000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龙眼 富硒 龙眼果园 土壤硒 种植 活化 土壤改良 龙眼果实 水肥管理 土壤种植 有机液肥 有机硒 紫云英 定植 可食 总硒 肥料 改良 体内 土壤 配合 应用 生产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化龙眼果园土壤硒活性与富硒龙眼种植的方法,包括土壤种植紫云英;土壤改良;淋富硒有机液肥;定植;水肥管理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对土壤的改良和肥料以及种植方法的合理配合,使龙眼植物体内产生大量有机硒元素,达到生产富硒龙眼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有机龙眼种植产量不高、品质较差等问题,最终结出的龙眼果实总硒含量大于12μg/Kg,单果重大于10g,可食率大于85%,Vc含量不低于0.5mg/g,较普通龙眼提高10倍以上,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龙眼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化龙眼果园土壤硒活性与富硒龙眼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的低硒状态与克山病、癌症、心血管病、白内障、糖尿病、爱滋病等40 余种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许多动物实验也直接证实,硒( 特别是生物源有机硒)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奇特功效。土壤缺硒是全世界广泛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有72% 的国土为不同程度的缺硒区,形成食物链的普遍低硒状态,只靠天然食品补硒难以从根本上改善缺硒状况。如何合理、安全地满足人和动物对硒的需要,是人和动物营养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龙眼是我国热带水果品种之一,以其果肉具有抗氧化、抗焦虑、抗癌、降脂护心和抑菌等作用。龙眼肉可以加工成方便食用龙眼膏、美味可口的果汁及具有一定功效的保健酒,因此,龙眼作为一种鲜食水果及加工原料均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有机水果由于其具有的无污染、健康等特点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其价值亦是普通水果的一倍乃至数位之多。因此,种植有机水果亦成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回报的发展模式。

研究发现,每100g龙眼果肉中含全糖12-23%、葡萄糖26.91%、酒石酸1.26%、蛋白质1.41%、脂肪0.45%、维生素C163.7mg、维生素K196.6mg,还有维生素B1、B2、P等,经过处理制成果干,每100g含糖分74.6g,Fe35mg,Ca2mg,P110mg,K1200mg等多种矿物质,以及多种氨基酸、皂素、X-甘氨酸、鞣质、胆碱等,这是其强大滋补能力的来源。

龙眼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质等,含铁量也比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从而达到补血的效果。研究发现,龙眼肉除了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效,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目前有关富硒龙眼的种植方法相对较少,而且种植的富硒龙眼还存在着产量低、品质不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化龙眼果园土壤硒活性与富硒龙眼种植的方法,通过对土壤的改良和肥料以及种植方法的合理配合,使龙眼植物体内产生大量有机硒元素,达到生产富硒龙眼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有机龙眼种植产量不高、品质较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化龙眼果园土壤硒活性与富硒龙眼种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种植紫云英:先在龙眼果园中播种种植绿肥紫云英,按照紫云英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种植管理,紫云英于第二年3月进行收割;

(2)土壤改良:种植紫云英的土壤经深耕后,先将土地翻开,接着均匀的撒上土壤调理剂和土壤富硒菌剂,再进行翻土搅拌,使土壤富硒菌剂均匀的融合于土壤之中,经过生物菌种持续发酵并把土壤调理到pH值为6.0~7.5;

(3)淋富硒有机液肥:将富硒有机液肥稀释500倍,然后均匀的淋施在土壤上,同时进行翻土搅拌;3个月后,将富硒有机液肥再稀释600-800倍,然后均匀的淋施在土壤上,同时进行翻土搅拌;二次淋施液体肥过后3个月,对土壤采集土样进行检测,如果土壤有效硒含量达不到4~10mg/kg,继续将富硒有机液肥稀释600~800倍淋施第三次液体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