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8837.3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明;孙雪飘;付莉莉;谭德冠;韩冰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10;A01G31/02;A01G31/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双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区 景观 水体 多功能水面 水面 水生植物 建设 浮萍科植物 围网 功能结合 净水功能 生态景观 养殖鱼类 浮萍科 漂浮圈 鱼类 美观 净化 养殖 | ||
1.一种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水体的表面利用漂浮圈建设水面隔离区;
在所述水面隔离区下侧利用围网(4)建设立体隔离区;
在所述水面隔离区中养殖浮萍科水生植物(1),在所述立体隔离区外养殖鱼类动物;
定期将过量生长的所述浮萍科水生植物(1)从所述水面隔离区捞出,扔到所述水面隔离区外的水面上供所述鱼类动物食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水体的表面利用漂浮圈建设水面隔离区的步骤具体为:
在水体的表面利用空心的圆环形漂浮圈(21)建设水面隔离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水体的表面利用漂浮圈建设水面隔离区的步骤具体为:
在水体的表面利用空心的环五角星形漂浮圈(22)建设水面隔离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水面隔离区下侧利用围网(4)建设立体隔离区的步骤具体为:
在所述水体的表面下方0cm-40cm利用尼龙胶丝线或聚乙烯线或聚丙烯线或铁丝制成孔径小于5mm的围网(4)建设立体隔离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水体的表面下方0cm-40cm利用尼龙胶丝线或聚乙烯线或聚丙烯线或铁丝制成孔径小于5mm的围网(4)建设立体隔离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围网(4)下侧设置封堵所述立体隔离区的隔离网(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围网(4)下侧设置封堵所述立体隔离区的隔离网(5)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隔离网(5)下方系挂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萍科水生植物(1)为紫萍、稀脉萍、少根紫萍、芜萍、膨胀浮萍和细脉萍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期将过量生长的所述浮萍科水生植物(1)从所述水面隔离区捞出,扔到所述水面隔离区外的水面上供所述鱼类动物食用的步骤具体为:
当所述浮萍科水生植物(1)的植物覆盖度超过100%时,从所述水面隔离区捞出过量生长的所述浮萍科水生植物(1),扔到所述水面隔离区外的水面上供所述鱼类动物食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水体的表面利用漂浮圈建设水面隔离区的步骤具体为:
在湖泊或水库或鱼塘的水体的表面利用漂浮圈建设水面隔离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水面景观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期将过量生长的所述浮萍科水生植物(1)从所述水面隔离区捞出,扔到所述水面隔离区外的水面上供所述鱼类动物食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浮萍科水生植物(1)过量溢出所述水面隔离区后,向所述水面隔离区补充所述浮萍科水生植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8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水位的循环水族箱
- 下一篇:可分隔的水产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