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组份蜜胺基填缝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9435.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坤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50;C08G18/32;C08G18/20;C08L75/0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家蕾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蜜胺基 组合聚醚 异氰酸酯 单组份 填缝剂 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表面活性剂 低温稳定性 聚醚多元醇 泡沫填缝剂 质量百分比 固化反应 管道密封 泡沫硬度 粘结性强 传统的 固化剂 重量比 发泡 泡孔 填缝 保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组份蜜胺基填缝剂,包括有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与组合聚醚的重量比为0.8‑1.2:1,按质量百分比算,所述组合聚醚中包括:93‑97%的蜜胺基聚醚多元醇、2‑4%的表面活性剂、1‑3%的固化剂。本发明单组分蜜胺基泡沫填缝剂与传统的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相比,具有粘结性强、泡沫硬度高、低温稳定性好、泡孔细腻均匀、尺寸稳定性好、固化反应快、成本低、发泡倍数大、填缝效果好等优点,也可以用于设备及管道密封保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填缝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组份蜜胺基填缝剂。
背景技术
填缝剂的种类很多,根据基体成分不同,可以划分为:水泥基填缝剂:由白水泥或普通水泥为粘结料,配以石英砂,重钙粉,氧化铁系色粉,以及VAE乳胶粉制成的粉状产品,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环氧树脂基填缝剂:无溶剂或水性环氧双组份产品,其中一个组份环氧树脂,另一个组份环氧固化剂,一般在环氧树脂组份中添加有机色浆,石英砂和重钙粉等填料,再配以各种配方助剂。在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将两组份混合搅拌均匀,在一定操作时间内使用;聚氨酯填缝剂:以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为粘结料,添加天然彩砂以及各类配方助剂组成的膏状产品。
其中,水泥基填缝剂易返碱(表面反白),可操作时间短(水泥初凝后变硬导致不能使用),加水搅拌时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环境,水泥基产品颜色受水泥颜色限制其表现差而且保色性差。
环氧树脂基填缝剂也存在可操作时间短(双组份混合后反应放热迅速变硬),产品有气味,有腐蚀性,必须标识腐蚀品,干燥后的产品脆性易开裂,同时双组份混合比例要求要准确,对现场施工要求高容易出错,反应固化后产品质地硬,清洁困难,环氧树脂长期使用易褪色。
现有聚氨酯填缝剂基本上采用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为原料的聚醚多元醇为基础原料,由于该类填缝剂中聚醚多元醇为线性结构,填缝后形成的泡沫强度和硬度较低、易收缩、不耐低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组份蜜胺基填缝剂,包括有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与组合聚醚的重量比为0.8-1.2:1,按质量百分比算,所述组合聚醚中包括:93-97%的蜜胺基聚醚多元醇、2-4%的表面活性剂、1-3%的固化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蜜胺基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200-400mgKOH/g,官能度为2-3;所述固化剂为二吗啉二乙基醚;所述异氰酸酯为多甲基异氰酸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异氰酸酯与组合聚醚的重量比为1:1,按质量百分比算,所述组合聚醚中包括:95%的蜜胺基聚醚多元醇、3%的表面活性剂、2%的二吗啉二乙基醚。
一种单组份蜜胺基填缝剂的使用方法,包括:
按比例将蜜胺基聚醚多元醇、表面活性剂、固化剂混合均匀,配成组合聚醚;
按比例将组合聚醚与异氰酸酯先后罐装到气雾剂罐中,压上阀门,充入推进剂,对罐体进行摇摆混合,放置24小时后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推进剂为高纯氮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单组分蜜胺基泡沫填缝剂与传统的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相比,具有粘结性强、泡沫硬度高、低温稳定性好、泡孔细腻均匀、尺寸稳定性好、固化反应快、成本低、发泡倍数大、填缝效果好等优点,也可以用于设备及管道密封保温。
2)组合聚醚中的二吗啉二乙基醚(DMDEE)具有固化和催化双重作用,使得本发明产品成泡速度快,泡沫强度高,可在低温环境下使用。
3)本发明中单组分填缝剂不含有利甲醛和其它有毒有害组分,环保性能突出,储存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坤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坤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4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