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道式毫米波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9627.6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崔洪亮;王忠民;常天英;郭企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Q21/06 | 分类号: | H01Q21/06;H01Q1/38;H01Q1/22;G01V8/00;G01V8/10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阵列 天线 接收阵元 发射阵元 阵元 成像 基片集成波导 水平方向线性 天线技术领域 毫米波辐射 分时复用 合成孔径 机械移动 均匀排列 快速扫描 馈电结构 人流通道 双偶极子 毫米波 通道式 分频 复用 四列 带宽 垂直 发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道式毫米波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由2组完全相同的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组成,分别放置在人流通道的两侧。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由32个十字阵列组成,水平方向分为四列,垂直方向分为8行。十字阵列天线由82个发射阵元和82个接收阵元组成,发射阵元和接收阵元分别在垂直、水平方向线性均匀排列,阵元间距均为6mm,合成孔径长度均为486mm。发射和接收阵元均采用基片集成波导和双偶极子设计方法,有效改善了毫米波辐射带宽和增益,简化了馈电结构,缩小了阵元尺寸。无需机械移动或者旋转,实现人体360°成像,十字阵列利用分时复用,或者分频复用的工作方式,实现天线的快速扫描,提高了成像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道式毫米波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毫米波信号凭借穿透性好、分辨率高、电磁辐射剂量低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安检成像领域。毫米波人体安检仪,由毫米波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向空间辐射毫米波,然后经过目标的散射毫米波被接收天线接收,利用回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对目标物进行三维成像。在这一过程中,天线作为毫米波的发射和接收器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毫米波阵列天线多采用一维线性结构,由多个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均匀分布的发射和接收天线阵元对组成。系统工作时,利用电子开关实现线天线阵元的顺序工作;利用机械位移实现线性阵列天线在与之垂直维度上的扫描,或者圆周扫描。同一时刻,只有一对发射和接收天线工作,是一种单站工作模式。该一维线性阵列天线工作耗时,成像速度慢;机械位移存在定位误差,影响成像精度。
理论上讲,设计一个全平面或者圆周密度阵列天线,可以解决扫描耗时问题。但是,系统复杂度和成本会显著提高,不是一种可行的毫米波阵列天线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道式毫米波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道式毫米波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包括两组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两组阵列天线分别放置在人流通道的两侧;
两组阵列天线独立工作,同时向被检人体辐射和接收毫米波信号,各自成像后,再合成为人体360°三维图像;
周期型十字阵列天线由M*N个十字阵列组成;
水平方向为M列,垂直方向为N行,组成的平面阵列;
十字阵列天线的发射阵元和接收阵元,数量均为X;
发射阵元在垂直方向线性均匀排列,接收阵元在水平方向线性均匀排列,发射阵元和接收阵元的阵元间距均为毫米波中心波长λc,合成孔径长度均为(X-1)λc,且满足(X-1)λc<0.5m。
可选的,所述十字阵列天线尺寸为0.5m*0.5m。
可选的,所述发射阵元和接收阵元均是基片集成波导双偶极子天线,由第一介质板、第一金属覆层、第二介质板、第二金属覆层和第三介质板组成;
所述第一介质板上表面与空气接触,下表面蚀刻有第一金属覆层,第二介质板上表面与第一介质板下表面接触,下表面与第三介质板上表面接触;
所述第三介质板上表面蚀刻有第二金属覆层,下表面与空气接触;介质板短边末端固定有SMP连接器,用来连接同轴电缆。
可选的,所述基片集成波导双偶极子天线前端为双偶极子辐射体;
在上下对称的第一、第三介质板上蚀刻的第一、第二金属覆层,有垂直于介质板平面的电荷,即电偶极子;
天线前端有矩形缝隙,第一、第二金属覆层,以及贯通孔形成矩形循环电流,即磁偶极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