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腹腔微创外科手术的柔性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9916.6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4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冯美;沙睿;卢秀泉;佟伟华;倪志学;高帅;李妍;付强;周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A61B34/00;A61B17/2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30023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腹腔 外科手术 柔性 机器人 | ||
1.一种用于腹腔微创外科手术的柔性机器人,它包括末端手术钳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驱动系统(1)和软体机器人主体(2);
驱动系统(1)包括直线进给系统(1-1)、线驱系统(1-2)和气驱系统(1-3);线驱系统(1-2)与直线进给系统(1-1)连接,软体机器人主体(2)安装于线驱系统(1-2)上,气驱系统(1-3)通过穿过线驱系统(1-2)的气管给软体机器人主体(2)供气,气驱系统(1-3)和线驱系统(1-2)控制软体机器人主体形变,直线进给系统(1-1)控制线驱系统(1-2)及软体机器人主体(2)的水平运动,末端手术钳机构的前端夹持器(3-1)安装在软体机器人主体(2)的前端,末端手术钳机构的末端手持握把(3-2)安装在线驱系统(1-2)上,前端夹持器(3-1)通过穿设在线驱系统(1-2)及软体机器人主体(2)中的钢丝绳与末端手持握把(3-2)连接,拉动钢丝绳实现前端夹持器(3-1)的开合;
所述直线进给系统(1-1)包括上层进给系统与下层进给系统;所述下层进给系统包括底座(1-1-24)、丝杠滑轨副和丝杠驱动电机(1-1-10);丝杠滑轨副包括丝杠副、一对直线下导轨(1-1-4)和下滑块(1-1-6);丝杠驱动电机(1-1-10)安装在底座(1-1-24)上,丝杠副的丝杠(1-1-14)转动安装在底座(1-1-24)上,且所述丝杠一端安装在丝杠驱动电机(1-1-10)的输出端上,一对直线下导轨(1-1-4)对称分布在丝杠(1-1-14)的两侧并安装在底座(1-1-24)上,下滑块(1-1-6)滑动设置在一对直线下导轨(1-1-4)上,并与所述丝杠副上的螺母固接,上层进给系统安装在下滑块(1-1-6)上,丝杠驱动电机(1-1-10)控制丝杠(1-1-14)的旋转实现上层进给系统的直线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腹腔微创外科手术的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进给系统包括底板(1-1-8)、直线滑轨滑块副、丝绳驱动电机(1-1-11);
直线滑轨滑块副包括一对直线上导轨(1-1-3)和上滑块(1-1-5);
底板(1-1-8)与下滑块(1-1-6)固接;一对直线上导轨(1-1-3)对称分布在底板(1-1-8)两侧并与底板(1-1-8)固接;上滑块(1-1-5)安装在一对直线上导轨(1-1-3)上,绕线轮(1-1-1)转动安装在底板(1-1-8)的前端,丝绳驱动电机(1-1-11)轴向竖直布置并安装在底板(1-1-8)的后端,丝绳驱动电机(1-1-11)的输出轴上固装有固线轮(1-1-12),线驱系统(1-2)安装在上滑块(1-1-5)上;
控制线驱系统(1-2)及软体机器人主体(2)直线进给的钢丝绳走向如下:
一根钢丝绳的一端固接在线驱系统(1-2)底部对应的前线孔(1-2-12)内,该一根钢丝绳绕绕线轮(1-1-1)半圈改变走向后,该钢丝绳滑动穿设上滑块(1-1-5)后,另一端与固线轮(1-1-12)的一个线槽固接;另一根钢丝绳的的一端固接在线驱系统(1-2)底部对应的后线孔(1-2-13)内,该另一根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固线轮(1-1-12)的另一个线槽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腹腔微创外科手术的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驱系统(1-2)包括前挡板(1-2-3)、后挡板(1-2-8)、上底板(1-2-5)、下底板(1-2-11)、机器人套筒(1-2-1)、八组电机线轮装置(1-2-7)和八个绳线导向组(1-2-10);
前挡板(1-2-3)和后挡板(1-2-8)上均设有两个工具通道孔和七个气管通道孔(T),前挡板(1-2-3)还设有八个绳线通道孔(1-2-3-1);下底板(1-2-11)与上滑块(1-1-5)固接;前挡板(1-2-3)和后挡板(1-2-8)均竖向布置,并分别与上底板(1-2-5)和下底板(1-2-11)固接;
其中四组电机线轮装置(1-2-7)安装在上底板(1-2-5)的下表面,剩余四组电机线轮装置(1-2-7)安装在下底板(1-2-11)的上表面;八组电机线轮装置(1-2-7)上下对称布置,八组电机线轮装置(1-2-7)的线轮的轴向与前挡板(1-2-3)上八个绳线通道孔轴向垂直,每个绳线通道孔处布置有一个安装于前挡板(1-2-3)内侧面上的绳线导向组(1-2-10),机器人套筒(1-2-1)安装在前挡板(1-2-3)的外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9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