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9966.4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牛洪芝;贾永力;杨刚;姜万双;陈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易路美道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0 | 分类号: | B60R19/00;B60R19/04 |
代理公司: | 44327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子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杆 缓冲层 连接框架 道路作业车 后防撞装置 道路维护 施工设备 新型防撞 字形支架 后车 缓冲 支架 应用 | ||
1.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包括连接框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框架(1)的后端连接有由吸能材料制成的第三缓冲层(13)、位于所述第三缓冲层(13)后方且与所述第三缓冲层(13)间隔设置的第一缓冲层(11)、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框架(1)与第一缓冲层(11)上的第二缓冲层(12),所述第二缓冲层(12)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框架(1)后侧面上且靠近上左方的第一防撞杆组(51)、连接在所述连接框架(1)后侧面上且靠近上右方的第二防撞杆组(52),位于连接框架(1)后侧面上且靠近下方与所述第一防撞杆组(51)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防撞杆组(53)以及位于连接框架(1)后侧面上且靠近下方与所述第二防撞杆组(52)相对间隔设置的第四防撞杆组(54),且所述第一防撞杆组(51)、第二防撞杆组(52)、第三防撞杆组(53)和第四防撞杆组(54)均为“8”字形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1)的后侧面上靠近上左方设有第一连接块(41),在靠近上右方还设有第二连接块(42),所述第一缓冲层(11)相对所述连接框架(1)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41)相对的第三连接块(43),和与所述第二连接块(42)相对设置的第四连接块(44);
所述第一防撞杆组(51)连接在第一连接块(41)和第三连接块(43)上,所述第二防撞杆组(52)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块(42)和第四连接块(4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杆组(51)包括四根中部朝向外弯曲的弧形杆,且两两相对设置形成两“0”型杆组,且两“0”型杆组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的弧形杆在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杆组(51)包括两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块(41)和第三连接块(43)上的“S”型曲杆,两“S”型曲杆相对设置形成“8”字形,且两“S”型曲杆中部通过一连接件(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11)还包括安装框(11a),所述第三连接块(43)和第四连接块(44)均设于所述安装框(11a)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11)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框(11a)内的防撞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层(13)为防撞包,且其横截面呈蜂窝状,所述防撞包与所述防撞板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向其内部凹陷形成的缓冲口(1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口(131)的两侧壁与防撞包的后端面通过导向斜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口(131)贯穿所述防撞包的上下两端面且截面呈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易路美道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易路美道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9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