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0040.7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韦成龙;赵庆献;杨册;黄宁;代爽玲;谢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主分类号: | G01V1/20 | 分类号: | G01V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李新梅;杨昕昕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震源 等离子体 三维地震数据 采集系统 高分辨率 拖缆 小面 分辨率 海洋地质调查 固定框架 间距固定 数据采集 震源激发 地震 主频率 子波 采集 保证 | ||
1.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震源、拖缆,所述震源同地震船连接,所述拖缆同地震船连接;所述震源为等离子体震源,所述等离子体震源的数量不少于2个;所述等离子体震源之间同固定框架连接;所述等离子体震源激发的子波主频率为350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震源之间的距离为2.5~3.5m;所述拖缆之间的间距为5~8m;所述道间距为2~4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源的数量为2个,所述等离子体震源之间的距离为3.2m;所述拖缆之间的间距为6.4m;所述道间距为3.12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元的尺寸为1.6×1.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包括框体、连接杆,所述等离子体震源同框体连接,所述框体的数量不少于2个;所述框体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设置有浮体,所述框体内的浮体的数量不少于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数量大于等离子震源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船的两侧设置有扩展臂和扩展绳,所述扩展绳一端同地震船连接,所述扩展绳的另一端同最外侧拖缆连接;所述扩展臂同地震船连接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扩展绳经过滑轮;所述拖缆之间设置有间距绳,所述间距绳同相邻的两根拖缆的中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源设置在由两根拖缆、间距绳和地震船围成的水域中;所述震源沿地震船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所述震源距离船尾25~35m。
10.一种小面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等离子体震源,发出地震波;由拖缆收集反射回来的地震波,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的面元为1.6×1.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未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0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液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