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0122.1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黄梅鹏;杨高;梁坚伟;何荣煊;鲁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10;B01D17/02;B01D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许庆胜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陶瓷粉体、溶剂和酸碱调节剂混合,得到陶瓷粉体浆料;步骤2、将所述陶瓷粉体浆料与有机酸混合反应,得到第一反应物;步骤3、将所述第一反应物、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乳化,得到第二反应物;步骤4、将所述第二反应物依次进行成型和干燥处理,得到陶瓷膜素坯;步骤5、将所述陶瓷膜素坯进行烧结处理,得到多孔陶瓷膜;步骤6、将所述油水分离陶瓷膜的表面设置疏水层,得到油水分离膜。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复合结构强度高,微/纳米粒子不易磨损和脱落,可重复使用,无污染的油水分离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美好家园的向往,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相应环保行业政策相继出台。其中,油水分离的应用需求显得尤为紧迫,诸如海洋远轮的石油泄漏事故所产生的油水分离难题,有机化学实验室的油性/水性两相混合物的分离,以及餐厨行业的地沟油回收处理等。一般来说,目前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和电化学法等,其中物理法分离又包括重力法分离、离心法分离、过滤法分离等。这些传统的油水分离技术一般具有设备简单、单次处理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等优势,但另一方面,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分离效率较低、占地面积较大等缺点,且油污回收效率低,难以满足越来越严苛的环保要求。
近年来,材料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油水分离领域的技术发展。例如,利用材料表面的特殊浸润性所构筑的新型油水分离膜材料,目前已成为表界面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逐渐成为清理水面浮油和油水分离的重要方法,有望对解决水域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将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利用材料的特殊浸润性进行油水分离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具有材料性质稳定、分离效果好、分离效率高的优点。
一般来说,可根据材料性质将油水分离材料分为两种:1)超疏水-超亲油分离膜,又被称为“除油型”分离膜;2)超亲水-超疏油分离膜,又被称为“除水型”分离膜。其中“除油型”分离膜因其油水选择性强、分离效果好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其亲油的本质使得这种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极易被油污染,使用后的弃置或焚烧等处理方式往往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开发出绿色环保、可重复使用,且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的的超疏水-超亲油分离膜“除油型”的油水分离膜材料就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工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日益的紧迫,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任务,工业排放的油水混合体,是生态破坏生态环境的头号杀手。因此,如何净化工业废水,油水混合体,一直是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研究热门课题。
目前的“除油型(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膜的技术缺点主要有:
1)工艺流程复杂、工业生产的可控性不强,如专利CN201810742339.7采用静电纺丝加层层自组装的复杂工艺制备油水分离膜,其工艺繁多,流程复杂;2)目前的工艺技术,如涂覆、结晶生长、电沉积等,所制备的微纳复合结构一般不稳定,微/纳粒子易磨损和脱落;3)采用聚合物作为主体材料,存在材料重复使用程度低、易污染环境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油水分离膜存在微纳复合结构一般不稳定,微/纳粒子易磨损和脱落,以及重复使用程度低、易污染环境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纳复合结构强度高,微/纳米粒子不易磨损和脱落,可重复使用,无污染的可进行油水分离的油水分离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工业生产的可控性强的可进行油水分离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陶瓷粉体、溶剂和酸碱调节剂混合,得到陶瓷粉体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