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中医理疗穴位膏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0324.6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4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马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4 | 分类号: | A61K36/754;A61K9/70;A61K47/46;A61P1/02;A61P1/04;A61P11/02;A61P11/04;A61P11/06;A61P27/16;A61P29/00;A61P19/00;A61K33/36;A61K35/55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张冠男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穴位 中医理疗 制备 中耳炎 牙痛 人体经络穴位 医药技术领域 无毒副作用 医源性感染 扁桃体炎 临床应用 慢性鼻炎 慢性胃炎 慢性咽炎 脾肾阳虚 穴位针刺 药用原料 针灸针刺 鼻窦炎 慢性病 针灸针 备料 消肿 耳聋 敷贴 平喘 外用 针刺 治疗 内脏 成型 刺激 疾病 加工 安全 | ||
1.一种新型中医理疗穴位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备料(按质量百分比):麝香19%-21%、蜈蚣13%-19%、雄黄9%-11%、白芥子18%-20%、甘遂8%-10%、大戟7%-9%、吴茱萸9%-11%和调和剂7%-9%;
步骤B:加工:将所准备的麝香、蜈蚣、雄黄、白芥子、甘遂、大戟、吴茱萸材料研磨成粉末,倒入搅拌箱内混合;
步骤C:混合:先将调和剂加热到一定温度倒入搅拌箱,然后通过搅拌箱内的搅拌匀速搅拌使各个材料之间充分混合;
步骤D:成型:将混合均匀后的材料制成直径为1cm的药饼摊于纱布上,即得穴位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理疗穴位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按质量百分比):麝香19%、蜈蚣19%、雄黄9%、白芥子20%、甘遂8%、大戟9%、吴茱萸9%和调和剂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理疗穴位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按质量百分比):麝香20%、蜈蚣16%、雄黄10%、白芥子19%、甘遂9%、大戟8%、吴茱萸10%和调和剂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理疗穴位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按质量百分比):麝香21%、蜈蚣13%、雄黄11%、白芥子18%、甘遂10%、大戟7%、吴茱萸11%和调和剂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理疗穴位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调和剂由蜂蜜、香油、酒、姜液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理疗穴位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搅拌器的转速为500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马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马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3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佛手蛹虫草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烫伤或褥疮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