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照相机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0351.3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3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藤﨑義文;色摩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G03B5/00;G02B7/09;G03B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君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6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驱动 装置 照相机 便携式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通过搭载安全机构,使得不会向形状记忆合金施加引起破坏的力。本发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固定部件,其成为基座;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中立;可动部件,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初始位置向相互反转的两个方向移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其通过通电使所述可动部件能够向所述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其通过通电使所述可动部件能够向所述两个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移动;以及安全机构装置,其配置在通过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和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连接的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形状记忆合金被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照相机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光学设备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的摄影装置中。将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尤其被消费者接受。
适用于普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通常用于自动聚焦或手抖校正,用于驱动的电磁式致动器已知有由线圈和永磁铁构成的音圈马达。另外,近年来,在电磁式致动器中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的机构也受到关注,能简单地实现该机构、高的输出转矩变得极具吸引力。将以给定长度记忆形状的以Ni-Ti为代表的合金在常温时的状态下安装于驱动装置,利用通过向形状记忆合金的两端通电流产生的发热而收缩至所记忆的形状的性质。在用于自动聚焦或手抖校正的机构时,有时使用2根形状记忆合金,以便能够从中立状态向相互反转的两个方向进行驱动。在向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进行驱动时,需要向2根形状记忆合金中的一方进行通电,并切断另一方的通电,但形状记忆合金的一方收缩,另一方在弹性变形内被拉伸。因此,向两个方向反转的反复驱动对于形状记忆合金而言是反复进行伸缩,从而存在耐久性显著降低的担忧。
因此,需要提供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的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372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防止形状记忆合金的破坏,从而可靠性高的光学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发明,在括号中标注附图中的符号等,但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并不限定于这些所标注的要素,应该广义地解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技术上可理解的范围。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所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固定部件,其成为基座;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大致中立;可动部件,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初始位置向相互反转的两个方向移动;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其通过通电使所述可动部件能够向所述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其通过通电使所述可动部件能够向所述两个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移动;以及安全机构装置,其配置在通过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和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连接的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和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被破坏。
优选为,所述安全机构装置通过弹性部件的施力与所述固定部件或所述可动部件结合,所述施力为在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和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中的任一个通过通电进行形状恢复时产生的力以上。
优选为,在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和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分别在无通电时被拉伸之际,所述施力为超过弹性变形的容许载荷以下。
优选为,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和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各自的一端与安全机构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或所述可动部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