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的常温II型限制性内切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0407.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种山;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种山 |
主分类号: | C12N9/22 | 分类号: | C12N9/22;C12N15/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常温 ii 限制性 内切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常温II型限制性内切酶DFc,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2所示,其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NO:1所示;DFc酶可识别5’…AGCT…3’核酸片段中的AGCT回文结构区并在G和C之间进行切割形成平末端。酶DFc具有良好的酶活,1.0μg限制酶DFc在1×CutSmart Buffer缓冲体系和37℃或40℃温度下,在1h内可以将1nmol的含AGCT回文结构区的双链DNA片段在G和C之间完全酶切形成平末端。此外,限制酶DF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该酶置于室温下30min,酶活力仍保留99%以上。本发明提供的特定全新II型常温限制酶DFc,可以作为基因工程和基因检测的工具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AGCT位点的新型高效的常温II型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双链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通常为4到8个核苷酸),并对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按照亚基组成、酶切位置、识别位点和辅助因子等因素,可将限制酶分为I、Ⅱ和Ⅲ三种类型。Ⅱ型限制性内切酶(以下简称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工具酶,其所识别的位置多为短的回文序列,所剪切的碱基序列通常即为所识别的序列。特定的II型限制酶在特定的识别序列切割DNA分子而不会在其它地方切割,精准的切割性能使其在基因重组、基因克隆、质粒构建、DNA片段分析和突变检测等方面应用广泛。然而目前发现和商品化的限制酶基本上均为国外专利产品。
申请人取福建省境内普通农田中的牛粪秸秆类高温堆肥开展研究,在其微生态体系蛋白提取液中筛选限制酶。首先通过含4核苷酸回文结构区的DNA片段即酶切底物筛选体系获知了堆肥蛋白提取液中含有靶向AGCT位点的常温限制酶,接着利用转录组测序和目标基因捕获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初步锁定了限制酶的候选编码基因,进行基因克隆和蛋白表达纯化并探究酶切特性,结果发现1种含有396个氨基酸的常温限制酶DFc,可以识别5’...AGCT...3’核酸片段的AGCT回文结构区并在G和C之间进行切割形成平末端,酶DFc常温下具有良好的酶活和热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特定全新II型常温限制酶DFc,可以作为基因工程和基因检测的工具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的可识别5’...AGCT...3’核酸片段中的AGCT回文结构区并在G和C之间进行切割形成平末端的常温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并探究了其酶切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常温Ⅱ型限制性内切酶DFc,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2所示,其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NO:1所示;DFc酶可识别5’...AGCT...3’核酸片段中的AGCT回文结构区并在G和C之间进行切割形成平末端。
酶DFc具有良好的酶活,1μg限制酶DFc在1×CutSmart Buffer缓冲体系和37℃温度下,在1h内可以将1nmol的含AGCT回文结构区的双链DNA片段(5’-FAM-F15-AGCT-R15-TAMRA-3’)在G和C之间完全酶切形成平末端。此外,DFc酶置于室温下30min,酶活力仍保留95%以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5’-FAM-F15-NNNN-R15-TAMRA-3’即含有4核苷酸回文结构区的DNA片段体系的结构示意图,未免大量重复图中含义详见文中表述。
图2是目的基因扩增片段电泳图谱,左起第一泳道的DNA Marker从上到下长度分别为2000bp、1000bp、500bp和250bp,第二泳道为反转录扩增体系产物,第二泳道为基因组扩增体系产物。
图3是目标基因蛋白表达产物的SDS-PAGE图谱,左起第一泳道的蛋白Marker从上到下分子量分别为50kDa、33kDa、28kDa和19kDa,第二泳道为目标蛋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种山,未经黄种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