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镍基合金碳化物分布的径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0541.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徐芳泓;曾莉;张威;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10 | 分类号: | C22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周华宁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合金 碳化物 分布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镍基合金碳化物分布的径锻方法,包括:(1)制备镍基合金铸锭;(2)将镍基合金铸锭加热至预设温度,并在预设温度下保温预设时间以进行加热处理;(3)将经过加热处理的镍基合金铸锭进行n个道次径锻,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其中,第n个道次的径锻的终锻温度=第n个道次的径锻的锻比0.12×前n‑1个道次的径锻的终锻温度。采用本发明的径锻方法能够实现碳氮化物条链状评级≤1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基合金的锻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镍基合金碳化物分布的径锻方法。
背景技术
镍基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能源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产品形态涉及棒、管、板、线、丝材等。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镍基合金的生产量也在不断增加。镍基合金由于具有含有大量的强析出合金化元素,如何控制碳化物分布一直是一难题。
对于镍基合金后期再次进行加工的管坯及棒材,可以采用径锻方式进行生产。而对于径锻工艺,其最大优点是外形尺寸可以精确控制、生产效率高,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锻造技术。但是,由于径锻每道次变形量较少,因此锻造时间长。在高锻比情况下,很难一火成材,终锻温度难以保证,锻中必须进行均热回火后再次锻造。由于进行了多次热循环-变形,内部组织及碳化物难以有效控制,碳化物经常以条链状或者聚集态进行分布,此类分布的碳化物在后期制管及线材生产过程中是潜在裂纹源,必须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控制镍基合金碳化物分布的径锻方法。
具体来说,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控制镍基合金碳化物分布的径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镍基合金铸锭;
(2)将镍基合金铸锭加热至预设温度,并在预设温度下保温预设时间以进行加热处理;
(3)将经过加热处理的镍基合金铸锭进行n个道次径锻,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其中,第n个道次的径锻的终锻温度=第n个道次的径锻的锻比0.12×前n-1个道次的径锻的终锻温度。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采用真空感应冶炼+电渣重熔的方法或者真空感应冶炼+真空自耗的方法制备镍基合金铸锭。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预设温度通过PTT相图来确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第n个道次的径锻的锻比是1.2~1.6。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前n-1个道次的径锻的终锻温度通过PTT相图来确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总锻比大于4。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n是3。
一种镍基合金,采用上述径锻方法得到。
进一步地,镍基合金的碳氮化物条链状评级≤1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控制镍基合金碳化物分布的径锻方法可以实现对镍基合金中碳化物分布的有效控制,消除碳化物条链状及聚集态分布,达到镍基合金的碳氮化物条链状评级≤1级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