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FD多跳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0722.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5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蔡世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811 | 分类号: | H04L43/0811;H04L43/10;H04L43/50;H04L41/06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杨春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fd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BFD多跳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当本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BFD会话建立后,依次获取本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所有中间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并将所有中间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记录到第一信息库;当BFD会话异常后,依次获取本端网络设备能够到达的每个中间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将每个中间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记录到第二信息库;比较所述第一信息库中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库中的地址信息,确定第一信息库中的目标地址信息与目标地址信息的后一个地址信息之间的链路发生异常;所述目标地址信息是第二信息库中的最后一个地址信息。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缩小链路故障的定位范围,快速排查定位链路故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BFD多跳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是通用的、标准化的、介质无关和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用于检测网络设备之间的双向转发路径。本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均需要建立BFD会话,在本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的状态均为UP后,本端网络设备周期性(如每隔10毫秒发送一次)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BFD检测报文,且对端网络设备周期性(如每隔10毫秒发送一次)向本端网络设备发送BFD检测报文。基于此,若本端网络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如30毫秒)未接收到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BFD检测报文,则确定双向转发路径发生故障,并通知上层协议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BFD单跳检测和BFD多跳检测。BFD单跳检测是指对两个直连设备进行检测,即本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直接连接。BFD多跳检测是指对跨越多跳的两个设备进行检测,即本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存在中间网络设备。在BFD多跳检测的应用场景下,若检测到本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无法进一步获知是本端网络设备与中间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还是中间网络设备与中间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还是中间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BFD多跳检测方法,应用于本端网络设备,本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中间网络设备,包括:
当所述本端网络设备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BFD会话建立后,依次获取所述本端网络设备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之间的所有中间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并将所述所有中间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记录到第一信息库;
当所述BFD会话异常后,依次获取所述本端网络设备能够到达的每个中间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将所述每个中间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记录到第二信息库;
比较所述第一信息库中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库中的地址信息,确定第一信息库中的目标地址信息与目标地址信息的后一个地址信息之间的链路发生异常;所述目标地址信息是第二信息库中的最后一个地址信息。
本申请提供一种BFD多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对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进行故障检测,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分别连接,且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中间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故障信息,所述第一故障信息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BFD多跳检测确定的异常链路的故障信息;
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故障信息,所述第二故障信息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BFD多跳检测确定的异常链路的故障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故障信息和所述第二故障信息确定实际故障位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BFD多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本端网络设备,本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中间网络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