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框槽零件的喷涂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1414.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祥;谭勇;秦晓东;余亮;叶萧兵;刘超;李森;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4 | 分类号: | B05B13/04;B05B13/02;B05B12/12;B05D1/02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框槽 零件 喷涂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框槽零件的喷涂工艺方法,步骤为:将零件的多框槽面按棱边表面分为四个喷涂方向;对零件棱边A面进行喷涂,喷枪口保持α角度,喷枪按“弓”字路径进行喷涂;喷幅的长度为30~40mm;喷枪口至零件距离H为300~360mm;前一枪与后一枪重叠2/3;其中,α是棱边高L1与槽宽L2正弦角;分别对棱边的其他面进行喷涂;对底面进行喷涂,选用200~300mm的喷幅长度,260~300mm的距离垂直于零件底面进行喷涂。所述喷幅使用试片进行试喷,测量喷幅长度。本发明解决了零件棱边与底面夹角处过喷或少喷的情况,提升了膜厚均匀性和喷涂质量;可以运用在自动化喷涂领域,通过对相似零件分类,实现一类零件使用一个喷涂程序,缩短自动化喷涂的编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涂工艺技术领域,是一种针对多框槽零件提高喷涂质量和膜厚均匀性的喷涂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多框槽零件的喷涂,公知的喷涂工艺方法是:为获得均匀的膜厚,喷涂时喷枪喷出的漆雾流方向始终与被涂表面保持垂直。但对于图1所示零件,在零件棱边以及根部,喷枪喷出的漆雾流方向无法与被涂表面保持垂直。显然这种公知喷涂工艺方法无法满足图1所示零件喷涂。
针对图1所示多框槽零件,现阶段使用的喷涂方法是:先用30~50mm的喷幅长度和150~300mm喷枪口至零件距离,对零件棱边以及根部保持尽量垂直进行喷涂,前一枪与后一枪重叠1/2~2/3。再用180~220mm喷幅长度和150~300mm喷枪口至零件距离垂直于零件底面进行喷涂,前一枪与后一枪重叠1/2~2/3。这种方法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要求高,在零件棱边与底面夹角处会有过喷或少喷的情况,且膜厚均匀性差、易产生流挂。
发明内容
为解决多框槽零件膜厚均匀性差、易产生流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涂工艺方法,对零件棱边与底面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喷涂,保证喷涂均匀和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框槽零件的喷涂工艺方法,步骤为
S1、将零件的多框槽面按棱边表面分为A面、B面、C面、D面四个喷涂方向;
S2、对零件棱边A面进行喷涂,喷涂时,喷枪口保持α角度,喷枪按“弓”字路径进行喷涂;喷幅的长度为30~40mm;喷枪口至零件距离H为300~360mm;前一枪与后一枪重叠2/3;其中,α是棱边高L1 与槽宽L2正弦角;喷幅为喷枪口喷涂到喷涂面上的尺寸;
S3、按步骤S2分别对棱边的B面、C面、D面进行喷涂;
S4、对底面进行喷涂,选用200~300mm的喷幅长度,前一枪与后一枪重叠1/2,260~300mm的喷枪口至零件距离垂直于零件底面进行喷涂。
所述步骤S2中,喷枪移动间距L3 =零件长度L÷﹛ (棱边个数n×棱边高度L1)÷喷幅长度×重叠﹜。
所述喷幅使用试片进行试喷,测量喷幅长度。
本方法的可用于人工喷涂、机器人喷涂和往复机喷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喷涂方法对人工技能水平要求低于现有的喷涂方法,解决了零件棱边与底面夹角处过喷或少喷的情况,避免了因零件棱边与底面夹角处过喷造成的流挂,膜厚均匀性和喷涂质量的到提升。
本发明的喷涂方法可以运用在机器人喷涂以及往复机喷涂等自动化喷涂领域,通过对相似零件分类,实现一类零件使用一个喷涂程序,打破了一种零件一个喷涂程序的传统喷涂理念,缩短自动化喷涂的编程的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多框槽零件示意图;
图2是喷涂参数示意图;
图3是喷涂路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梁结构组合的射频微机电系统谐振器及应用
- 下一篇:气料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