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设备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1526.2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赤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4/96;H01M4/86;H01M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面板 设备本体 石墨烯改性 制备设备 安装槽 滑盖槽 碳毡 滑动安装 滑板 滑槽 滑盖 便于拆卸 便于维修 拆装方便 活动安装 两侧内壁 内壁 适配 维修 | ||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改性碳毡领域,尤其是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设备及其方法,针对现有的存在控制面板没有保护,同时不便于拆卸维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制备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滑盖槽,滑盖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滑板,控制面板活动安装在滑板的一侧上,滑盖槽内滑动安装有滑盖,滑盖与安装槽相适配。本发明,可以对控制面板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避免了被误碰的风险,同时控制面板拆装方便,使其便于维修,从而使得设备本体的使用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改性碳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毡电导率差、化学活性低、比表面积低、稳定性差、在VRB中性能差以及造成VRB成本高等问题。
公开号为CN10757925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高性能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产品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生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领域,但是此装置中,控制面板设在设备本体的一侧上,从而使得控制面板容易被误碰,同时现有技术中控制面板多是通过螺栓安装的,在损坏需要维修时,需要拆掉多个螺栓,十分的麻烦,同时一旦螺栓滑丝,就会导致控制面板固定不牢固,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控制面板没有保护,同时不便于拆卸维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滑盖槽,滑盖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滑板,控制面板活动安装在滑板的一侧上,滑盖槽内滑动安装有滑盖,滑盖与安装槽相适配,滑盖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L型孔与安装槽相连通,可以对控制面板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避免了被误碰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L型拉杆,L型拉杆的一侧开设有斜孔,L型孔内活动安装有U型杆,U型杆的一端贯穿斜孔,L型拉杆的一侧活动安装有L型转杆,滑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L型转杆的一侧活动安装在安装框的一侧上,U型杆在斜孔内移动,从而使得L型拉杆移动。
优选的,所述L型转杆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内分别转动安装有转轴和带动轴,带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拉杆的一侧上,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槽,转轴和带动轴的一端均延伸至L型槽内,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行走槽,L型拉杆的一端滑动安装在行走槽内,L型拉杆移动通过带动轴带动L型转杆移动,L型转杆通过转轴在L型槽内移动,进而使得L型转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内活动安装有滑动轴,滑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转杆的一侧上,使得L型转杆通过滑动轴带动安装框移动。
优选的,所述L型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U型杆的一侧上,滑盖的底侧开设有带动槽,U型杆的一端延伸至带动槽内,此时滑盖通过带动槽在U型杆的顶端上滑动,直至带动槽的一侧内壁挡住U型杆,从而带动U型杆移动并使得第一弹簧受力。
优选的,所述滑盖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杆,两个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滑盖的两侧上,滑盖通过两个滑杆在两个滑动槽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中性水相体系液流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