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塌方区域面积的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1610.4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冉欢欢;赵瑞欣;李博;敬皓;赵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G01B11/28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数据 塌方区域 读取 世界坐标系 采集数据 光电吊舱 地面站 保存 图像坐标系 测量领域 地质灾害 飞机姿态 高清图片 实时测量 相机姿态 灾害评估 灾害现场 内参数 时效性 外参数 转换 高清 回传 测绘 解析 相机 测量 救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塌方区域面积的测量方法,涉及测量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无人机搭载光电吊舱采集数据,并通过地面站进行图像数据和光电吊舱参数的保存;S2、读取地面站保存的图像数据,并解析出图像数据中保存的相机内参数和采集数据时的外参数;S3、将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坐标系转换为世界坐标系;S4、根据转换后的世界坐标系参数得出待测塌方区域面积的相关情况;无人机在地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利用高清图传实时回传现场高清图片和飞机姿态、相机姿态信息,实时测量塌方区域面积,实现灾害现场实时测绘的方法,提高灾害评估的时效性,提高救援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塌方区域面积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应急测绘是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地理信息和现代测绘技术的基础支撑,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挥决策和抢险救灾的保障和依据,其中及时获取灾害发生地的实时测绘信息对于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无人机到地质灾害现场拍摄正射/三维影像,待飞机飞回指挥中心后,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对现场进行正射成像/三维重建,在正射影像/三维模型上进行灾害区域的面积测量,但是存在的问题是需要飞机飞回指挥中心后,再提取相关资料进行计算,实时性差,往往实现某个区域的正射影像图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大大影响灾害评估的时效性,从而影响救援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塌方区域面积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塌方区域面积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无人机搭载光电吊舱采集数据,并通过地面站进行图像数据和光电吊舱参数的保存;
S2、读取地面站保存的图像数据,并解析出图像数据中保存的相机内参数和采集数据时的外参数;
S3、将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坐标系转换为世界坐标系;
S4、根据转换后的世界坐标系参数得出待测塌方区域面积的相关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无人机在地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利用高清图传实时回传现场高清图片和飞机姿态、相机姿态信息,实时测量塌方区域面积,实现灾害现场实时测绘的方法,提高灾害评估的时效性,提高救援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塌方区域面积的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实时塌方区域面积的测量方法的坐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