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氧燃烧烟气净化用折板式气液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1756.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姗;张立麒;罗聪;张泽武;赵征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00 | 分类号: | B01D45/00;B01D45/02;B01D45/04;B01D45/18;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上封头 出液管 下封头 气液分离装置 气液混合物 富氧燃烧 外壳组件 烟气净化 折板式 焊接 体内 大颗粒杂质 出液组件 顶部设置 对称焊接 防溅组件 分离组件 罐体顶部 汽化液体 第二管 分离板 导出 吊耳 法兰 支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燃烧烟气净化用折板式气液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罐体、下封头和上封头,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上封头,所述上封头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吊耳,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所述下封头,所述下封头的底部焊接有三个支脚;本发明中出液组件采用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利于用户将第二出液管进行更换和清理,并且上封头和罐体之间采用法兰的方式连接,便于将罐体顶部打开,利于用户将罐体内的分离组件和防溅组件导出,本发明在气液混合物经第二管体导入到罐体内时,气液混合物内的大颗粒杂质和液体一部分随重力落入罐体的底部,部分汽化液体与多个分离板进行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富氧燃烧烟气净化用气液分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氧燃烧烟气净化用折板式气液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富氧燃烧是以高于空气氧气含量(20.947%)的含氧气体进行燃烧,是一种高效的节能燃烧技术。在玻璃工业、冶金工业及热能工程领域均有应用;富氧燃烧节能效果显著,有效延长炉龄,有利于提高产品产量、质量,环保效果突出;富氧燃烧烟气除富含80%以上浓度的二氧化碳外,仍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氧化氮代谢产物和汞等污染物,其净化问题对于后续二氧化碳的压缩液化、运输、资源化利用与埋存至关重要。目前,富氧燃烧锅炉烟气中对二氧化硫的脱除主要采用比较成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脱除氧化氮代谢产物主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以及低氧化氮代谢产物燃烧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同时显著地降低了锅炉效率。
国内外现有烟气净化装置,仅仅是简单地将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串联起来联合脱硫脱硝,脱硫、脱硝工艺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国内已有的针对富氧燃烧锅炉烟气回收二氧化硫与一氧化氮的装置,采用了双级压缩,但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分开脱除,需要两个高压反应器,系统较为复杂,没有考虑气液分离,能耗较高。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气液分离设备结构复杂,并且不易检修和清理,气液分离的效果不佳,导致影响烟气的正常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氧燃烧烟气净化用折板式气液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气液分离设备结构复杂,并且不易检修和清理,气液分离的效果不佳,导致影响烟气的正常净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氧燃烧烟气净化用折板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罐体、下封头和上封头,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上封头,所述上封头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吊耳,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所述下封头,所述下封头的底部焊接有三个支脚,所述罐体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第三管体和第二管体;
出液组件,所述出液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封头的底部;
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分离板、隔板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罐体的内侧壁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下方对称焊接有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隔板卡合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和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所述隔板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分离板,所述隔板的一侧靠近所述分离板的下方开设有通孔;
防溅组件,所述罐体的内侧壁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防溅组件。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法兰盘,所述上封头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管体上焊接有第四法兰盘,所述第二管体上焊接有第三法兰盘,所述上封头的顶部中间位置处焊接有第一管体。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液组件包括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所述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出液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出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颗粒捕集器离线再生装置及其离线再生方法
- 下一篇:除污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