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驱动器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1811.4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谭章德;区均灌;许凤霞;王长恺;刘亚祥;夏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1/14 | 分类号: | H02P21/14;H02P2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旭燕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电机 对数 检测 方法 驱动器 系统 | ||
1.一种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获得被测电机转动后的编码器脉冲数pulse2与初始的编码器脉冲数pulse1比较,计算出脉冲差值△pulse,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电机极对数p=(θ/360)*2n/△pulse,其中p表示电机极对数,θ表示电角度,n表示编码器位数;比较电机转动后的编码器脉冲数pulse2与初始的编码器脉冲数pulse1具体是:若pulse2pulse1,则电机转动后的脉冲差值△pulse=2n-pulse1+pulse2;比较电机转动后的编码器脉冲数pulse2与初始的编码器脉冲数pulse1具体是:若pulse2pulse1,则电机转动后的脉冲差值△pulse=pulse2-pulse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先获取伺服电机初始的编码器冲数pulse1;
S2,伺服驱动器采用电压开环控制伺服电机转动;
S3,伺服电机停止转动时读出编码器脉冲数pulse2;
S4,比较pulse1和pulse2大小,并计算出脉冲差值△pulse;
S5,利用计算出的脉冲差值通过公式p=(θ/360)*2n/△pulse算出电机极对数p。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是:利用按键设置Ud、Uq的数值,电角度θ从0度按一定的频率达到360度之间的值,然后保持不变,伺服电机转动,其中Ud和Uq为设定的电压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是:利用按键设置Ud、Uq的数值,电角度θ从0度按一定的频率达到-360度之间的值,然后保持不变,伺服电机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是:当电角度θ保持不变后,电机会停止旋转,固定在设置的电角度的位置,读出此时的编码器脉冲数pulse2。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伺服驱动器采用电压开环控制,输入Ud、Uq数值,利用IPARK实现Ud、Uq到Uα、Uβ的转换,SVPWM模块输出六路PWM波,控制三相逆变器,使伺服电机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的Uα、Uβ用于SVPWM算法,Ud、Uq和θ存在下面公式对应的关系:
Uα=Ud*cosθ–Uq*sinθ
Uβ=Ud*sinθ+Uq*cos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后计算出的电机极对数通过极对数显示模块显示。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了电角度θ后,伺服电机达到设定的电角度θ之前,电流波形为正弦波,周期是电角度θ变化频率的倒数,达到电角度θ后,电流波形保持不变。
10.一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对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功能,运行检测功能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伺服电机极对数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8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