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唤醒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2314.6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傲;胡有亮;汪浩;王扬;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亚飞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枪 充电电容 电池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 唤醒电路 充电 充电模块 放电模块 唤醒信号 第一端 电平信号转化 输入端连接 电路结构 接口连接 脉冲信号 电池包 申请 能耗 节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唤醒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通过设置连接充电枪接口的第一充电电容,从而在连接充电枪时通过第一充电电容将充电枪上的电平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以作为唤醒信号。所述电动汽车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枪接口,所述充电枪接口用于将充电枪与电池包连接;所述充电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电容、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所述第一充电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唤醒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枪接口连接,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和节约能耗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唤醒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低碳环保生活观念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出行工具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一般采用电力驱动,因此,需要采用充电桩对整车的电池包进行充电。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需要在电动汽车连接时充电桩,将电池管理系统唤醒进行充电,并在电动汽车充电结束使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以避免电能的浪费和电池的过充。
现有技术中,对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唤醒时,一种常用的方式是采用充电桩发出的电平作为充电唤醒信号。但是采用充电桩发出的电平作为充电唤醒信号时,需要采用锁存器、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等等器件,整个唤醒电路的结构十分杂,而且还不符合低功耗的原则。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唤醒电路,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枪接口,所述充电枪接口用于将充电枪与电池包连接;
所述充电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电容、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所述第一充电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唤醒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枪接口连接,当所述充电枪接口上连接充电枪时,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在充电枪输出电平下产生脉冲信号;
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用于维持延长所述脉冲信号的维持时间以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并使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存储电荷;
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充电电容上存储的电荷。
可选地,所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二充电电容,所述第二充电电容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并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唤醒信号输入端之间,其中,所述二极管的高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容,所述二极管的低电压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唤醒信号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充电电容与所述充电枪接口之间,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唤醒信号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所述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充电电容与所述充电枪接口之间,所述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唤醒模块和如本申请所述的充电唤醒电路,所述充电唤醒电路与所述唤醒模块的唤醒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唤醒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唤醒模块的唤醒信号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二充电电容,所述第二充电电容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2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