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河水处理船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2402.6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9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万玉山;王安慰;翟娟;韩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H02J7/35;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河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污染河水处理船,包括翼舱(1)、浮力舱(2)、浮渣舱(3)、除渣机(4)、鼓风机(5)、进气管(6)、固定竖杆(7)、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8)、过流舱(9)、挡流板(10)和挡流板升降系统(11),所述翼舱(1)为密封式结构,设置在处理船的两端,为处理船提供浮力和操作平台,所述浮力舱(2)也为密封式结构,设置在处理船的底部,为污染河水处理船提供浮力,所述浮渣舱(3)设置在浮力舱(2)的上部、处理船的两端和翼舱(1)的内侧,浮渣舱(3)开口向上,浮渣舱(3)内安置有浮渣筒,鼓风机(5)安装在翼舱(1)上部,进气管(6)的一端与鼓风机(5)相连接,所述固定竖杆(7)为圆柱体结构,固定竖杆(7)采用硬塑料制成,所述固定竖杆(7)垂直安装在浮渣舱的舱壁上;
所述挡流板(10)直立在处理船的上游一侧,挡流板(10)由木板或不锈钢板或硬塑料板制成,所述挡流板(10)包括一块方板(101)和两块翼板(102),方板(101)与处理船相反即上游的一侧设有上下两条水平滑槽(103),翼板(102)安置在上下两条水平滑槽(103)内,翼板(102)沿着水平滑槽(103)左右水平滑动,方板(101)上部设有两个挂环(104),浮渣舱(3)的舱壁上设有两个对应的挂钩(105),方板(101)上靠近处理船的一侧设有两个滑轮(106),浮渣舱(3)的挡流板(10)一侧的舱壁上对应设有左右两条直立的竖直滑槽(107),方板(101)上的两个滑轮(106)在竖直滑槽(107)内上下竖直滑动;
所述过流舱(9)位于污染河水处理船的中上部,过流舱设置有拦渣区(91)、粗滤区(92)、细滤区(93)和生化区(94),所述拦渣区(91)设有拦渣板(911)、拦渣区布气管(912)和拦渣区曝气头(913),所述拦渣板(911)设置在拦渣区(91)和粗滤区(92)之间,拦渣板(911)由木板或者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拦渣板(911)两端固定在浮渣舱(3)的舱壁上,处理船工作时拦渣板(911)的一部分位于水面上、另一部分浸没在水面下,拦渣板(911)和浮力舱(2)之间为水流通道,所述拦渣区布气管(912)和拦渣区曝气头(913)布设在浮力舱的上部的水平舱壁上,拦渣区曝气头(913)吹出的气流朝向两端的浮渣舱(3),气流带动水流和浮渣沿着拦渣板(911)飘向浮渣舱(3),浮渣被除渣机(4)捞出并投送到浮渣筒中,拦渣区布气管(912)的一端连通垂入水中的进气管(6),拦渣区布气管(912)的另一端连通拦渣区曝气头(913),所述进气管(6)采用中空塑料软管;
所述挡流板升降系统(11)包括手摇器(111)、钢丝绳(112)和转向器(113),手摇器(111)设置在翼舱(1)上,转向器(113)设置在翼舱(1)上或舱壁上,钢丝绳(112)设有两根,钢丝绳(112)穿过转向器(113),每根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摇器(111)上,另一端固定在方板(101)上,转向器(113)设有若干个,转向器(113)使钢丝绳(112)与方板(101)呈垂直状态,转向器(113)也使钢丝绳(112)与手摇器(111)呈垂直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水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机(4)包括栅板(41)、导向轮(42)、除渣链条(43)、张紧轮(44)、传动链轮(45)、电机(46)、传动链条(47)和齿耙(48),栅板(41)的一端安置在浮渣舱(3)的舱壁上,栅板(41)的另一端放置在水中,导向轮(42)安置在栅板(41)的两端,除渣链条(43)为环形结构,所述除渣链条(43)挂在导向轮(42)上,张紧轮(44)设置在除渣链条(43)的环形结构内侧,调节除渣链条(43)的松紧程度,传动链轮(45)设置在除渣链条(43)的环形结构内侧,电机(46)设置在传动链轮(45)的一侧,传动链条(47)连接传动链轮(45)和电机(46),电机(46)通过传动链条(47)带动传动链轮(45)转动,传动链轮(45)带动除渣链条(43)转动,电机(46)固定在浮渣舱(3)的舱壁上,齿耙(48)设置在除渣链条(43)上,除渣链条(43)带动齿耙(48)转动时齿耙(48)把水中的浮渣捞出并投送到浮渣筒中,所述除渣机(4)设置多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24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