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轻盈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3066.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白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陶亮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轻盈 纺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抗菌轻盈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轻盈纺织面料由抗菌调温气凝胶纤维织造而成,所述抗菌调温气凝胶纤维制备方法如下:将聚酯切片熔融制得涤纶纺丝液,随后将改性气凝胶、负离子调温材料添加到纺丝液中,混合均匀后经喷丝孔喷出,再经纤维成形、初生纤维牵伸取向、纤维热定型以及卷绕,制得抗菌调温气凝胶纤维。本发明制得的抗菌轻盈纺织面料结构简单,原料配制合理,质地柔软滑爽,具有智能控温的功能,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自由调节面料内部温度,同时也具有持久的抗菌性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轻盈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更新迭代,人们对于纺织面料的保健性及舒适性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人们对这些高性能纺织品的追求,对纺织面料进行改进优化已经成为纺织面料行业的竞争热点。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传统的保暖材料内添加气凝胶颗粒或通过在面料中增加凝胶保暖层的方法来达到保暖的功效,也有通过制备保暖磨绒复合面料对其保暖和抑菌杀菌的性能进行优化。然而这些制备方式得到的面料不能同时满足人们对面料的保健性、抗菌性、智能调温和舒适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菌轻盈纺织面料,所述抗菌轻盈纺织面料由抗菌调温气凝胶纤维织造而成,所述抗菌调温气凝胶纤维制备方法如下:将聚酯切片熔融制得涤纶纺丝液,随后将改性气凝胶、负离子调温材料添加到纺丝液中,混合均匀后经喷丝孔喷出,再经纤维成形、初生纤维牵伸取向、纤维热定型以及卷绕,制得抗菌调温气凝胶纤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涤纶纺丝液、改性气凝胶、负离子调温材料的质量比为1:(0.18~0.23):(0.09~0.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如下:在0~4℃下,将浓度为2.2~2.4g/L硝酸银溶液加入到浓度为3.6~4.0g/L的绿原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立即加入溶胶溶液,搅拌15~30min后加入1mol/L氨水溶液调节pH至8~9,继续反应0.5~1h,然后加热陈化,得到透明无色稳定的银掺杂的湿凝胶;将所得湿凝胶在空气中干燥,然后进行热处理,制得改性气凝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胶溶液、绿原酸溶液、硝酸银溶液的体积比为1:(0.22~0.26):(0.08~0.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胶溶液由下述方法制备:将正硅酸乙酯溶解在乙醇中,然后加入水,其中正硅酸乙酯溶液、乙醇、水的体积比为1:(1.06~1.10):(0.04~0.08),搅拌混合均匀,即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3.6~4.0g/L的绿原酸溶液由下述方法制备:将3.6~4.0g绿原酸溶解在1L的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离子调温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催化剂、纳米负离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负离子为电气石负离子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剂是三乙烯二胺与乙酸锡的混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离子调温材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纳米负离子粉、催化剂,用高教搅拌器混合,得到负离子改性材料;
(2)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溶解在丙酮中,加入上述负离子改性材料,氮气保护下67~80℃反应2.5~3.5h后,加入1,4-丁二醇反应2~2.5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负离子调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