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传输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3140.5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2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894 | 分类号: | H04L43/0894;H04L43/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传输 检测 系统 | ||
1.一种网络传输检测系统,包括:
至少一待测网络装置,至少设有一待测端口组,该待测端口组包括一第一待测端口与一第二待测端口,且该第一待测端口与该第二待测端口能通过一回接治具相互连接;及
一测试装置,与该待测网络装置相连接,其能使该第一待测端口发出封包,并通过该回接治具传送至该第二待测端口,及能使该第二待测端口发出封包,并通过该回接治具传送至该第一待测端口;
其特征在于,前述封包的长度等于或小于295位元组,且每一个封包的长度彼此相同,该第一待测端口具有一第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一第二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与一第一端口基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且该第一端口基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相同于该第二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该第二待测端口则具有该第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该第二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与一第二端口基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且该第二端口基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相同于该第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该待测网络装置内储存有一L2表格,其中,该L2表格会记载一第一条目与一第二条目,该第一条目至少包括一第一地址对应于该第一待测端口的该第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的内容,该第二条目至少包括一第二地址对应于该第二待测端口的该第二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的内容,在该第一待测端口发出封包至该第二待测端口,且封包的目标位址为该第一地址的状态下,该待测网络装置会根据该L2表格的该第一条目,将前述封包经由该待测网络装置的内部传回至该第一待测端口;在该第二待测端口发出封包至该第一待测端口,且封包的目标位址为该第二地址的状态下,该待测网络装置会根据该L2表格的该第二条目,将前述封包经由该待测网络装置的内部传回至该第二待测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检测系统,其中,该第一地址等于该第二地址。
3.一种网络传输检测系统,包括:
至少一待测网络装置,至少设有一待测端口组,该待测端口组包括一第一待测端口与一第二待测端口,且该第一待测端口能通过一回接治具连接至自身,该第二待测端口则能通过另一回接治具连接至自身;及
一测试装置,与该待测网络装置相连接,其能使该第一待测端口发出封包,并通过该回接治具传回至该第一待测端口,及能使该第二待测端口发出封包,并通过该另一回接治具传回至该第二待测端口;
其 特征在于,前述封包的长度等于或小于295位元组,且每一个封包的长度彼此相同,该第一待测端口具有一第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一第二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与一第一端口基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且该第一端口基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相同于该第二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该第二待测端口则具有该第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该第二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与一第二端口基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且该第二端口基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相同于该第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该待测网络装置内储存有一L2表格,其中,该L2表格会记载一第一条目与一第二条目,该第一条目至少包括一第一地址对应于该第二待测端口的该第二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的内容,该第二条目至少包括该第一地址对应于该第一待测端口的该第一虚拟区域网络识别码的内容,在该第一待测端口发出封包回送给自身,且封包的目标位址为该第一地址的状态下,该待测网络装置会根据该L2表格的该第一条目,将前述封包经由该待测网络装置的内部传送至该第二待测端口,该第二待测端口接收到前述封包后,会再度发出前述封包回送给自身,该待测网络装置会根据该L2表格的该第二条目,将前述封包经由该待测网络装置的内部传送至该第一待测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1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