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长零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3304.4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5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蘅彬;匡银春;贺飞;李海涛;杨立新;张睿;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长 零件 加工 变形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细长零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基准面和定位孔,将零件划分为若干个加工区域;S2、对零件的第一表面进行粗加工,采用从中部向两端间隔加工的顺序对零件分区域加工;S3、对零件的第二表面进行粗加工,采用从中部向两端间隔加工的顺序对零件分区域加工;S4、对零件进行热处理;S5、对零件的第一表面进行半精加工,采用从中部向两端间隔加工的顺序对零件分区域加工;S6、对零件的第二表面进行半精加工,采用从中部向两端间隔加工的顺序对零件分区域加工。该方法使零件毛坯内部的应力得到有效地释放,零件在整个粗、半精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幅度小且有规律,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长零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AF1410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和抗疲劳性能良好等诸多优点,常用于制造航空飞机关键承力结构件。但是,AF1410钢是一种难切削加工的材料,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导热性差、弹性模量小等特点,材料的切削性能差,加工效率低。
现有一材质为AF1410的细长零件,零件长约2700mm,高度约80mm,零件宽度约57~310mm,腹板厚度约2~27mm呈非线性变化,该零件属于典型的细长变截面复杂难加工零件。由于毛坯余量不均匀,粗精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翘曲或扭曲变形。
目前,针对细长零件的加工,零件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过程中,均整体采用等高分层加工,加工过程中采用多次翻面,两面均匀去除余量的方式来释放毛坯内部的应力,零件翻面装夹次数多,加工效率低。同时还经常会因为毛坯内部应力释放不彻底,造成零件精加工完成后,零件产生变形,无法满足零件形状及位置精度要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长零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降低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细长零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零件的加工基准,并加工出基准面和定位孔;然后将零件沿长度方向划分为若干个加工区域;
S2、步骤S1完成后,将零件固定在加工台面上,然后对零件的第一表面进行粗加工;在零件的长度方向上,采用从中部向两端间隔加工的顺序对零件分区域加工;
S3、步骤S2完成后,将零件翻面、并固定在加工台面上,然后对零件的第二表面进行粗加工;在零件的长度方向上,采用从中部向两端间隔加工的顺序对零件分区域加工;
S4、步骤S3完成后,对零件进行热处理以消除零件内部的应力;
S5、步骤S4完成后,将零件固定在加工台面上,然后对零件的第一表面进行半精加工;在零件的长度方向上,采用从中部向两端间隔加工的顺序对零件分区域加工;
S6、步骤S5完成后,将零件翻面、并固定在加工台面上,然后对零件的第二表面进行半精加工;在零件的长度方向上,采用从中部向两端间隔加工的顺序对零件分区域加工。
进一步的,零件在每个加工区域内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过程中,机床主轴转速为900~1600r/min,切削深度为0.8~1mm,切削宽度为20~40mm,进给速度为2500~3500mm/min。
进一步的,步骤S2和S3中,零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粗加工至余量为6mm。
进一步的,步骤S5和S6中,零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半精加工至余量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