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缩短红曲菌发酵周期的红色红曲菌突变株及其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73508.8 申请日: 2019-08-21
公开(公告)号: CN110423695A 公开(公告)日: 2019-11-08
发明(设计)人: 刘姣;周有祥;陈福生;邵彦春;彭西甜;严伟;彭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1/02;C12R1/645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张秋燕
地址: 430064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色红曲菌 保藏 出发菌株 发酵周期 红曲色素 红曲菌 桔霉素 菌株 可用 土豆 中国典型培养物 红曲色素色价 固体培养基 米饭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红曲产品 生长 高品质 生物量 突变株 发酵 合成 高产 安全 生产 研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株缩短红曲菌发酵周期的红色红曲菌,该菌株命名为红色红曲菌Δmrstx16(Monascus ruber Δmrstx16),所述菌株已于2019年4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9273。该红色红曲菌Δmrstx16在土豆固体培养基(PDA)上的生长速度为出发菌株的1.5倍,在土豆液体培养基(PDB)上的生物量为M7的1.3‑1.8倍,在米饭培养基、PDA培养基和PDB培养基上发酵11 d的红曲色素色价分别为出发菌株的1.6倍、1.2倍和2.0倍,桔霉素产量仅为出发菌株的38%、3%和36%。该菌株生长速度较快可缩短红曲菌发酵周期,同时具备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特征,既可用于高品质红曲色素的生产,降低红曲产品安全风险,还可用于研究红曲色素与桔霉素合成的相互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缩短红曲菌发酵周期的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工程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红曲菌(Monascus spp.),又称红曲霉,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丝状真菌,其米饭发酵产物——红曲,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有近两千年的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表明,红曲菌可产生多种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莫纳可林、麦角固醇、γ-氨基丁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作用。但某些红曲菌株也可产生一种真菌毒素——桔霉素(Citrinin,CIT),从而阻碍红曲产品的应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红曲菌有益代谢产物产量,降低桔霉素产量是红曲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商品化红曲主要包括色曲、酯化红曲以及功能性红曲3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酿造、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然而,工业上红曲菌发酵时间均为10-15天左右,发酵周期长,杂菌污染率高,使得红曲产能严重受限,且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株缩短红曲菌发酵周期的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工程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能够有效缩短红曲菌发酵周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株缩短红曲菌发酵周期的红色红曲菌突变株,该菌株命名为红色红曲菌Δmrstx16(Monascus ruberΔmrstx16),所述菌株已于2019年4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9273。

本发明所述红色红曲菌Δmrstx16是以红色红曲菌M7(CCAM 070120)为出发菌株,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红曲菌转化,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筛选得到的。

本发明上述红色红曲菌Δmrstx16及M7分别于PDA培养基上接种单菌落28℃培养11d,自第3天起每隔2天测量菌落直径,结果显示:Δmrstx16菌落直径自第3天至第11天均为出发菌株M7的1.5倍,生长速度较快;Δmrstx16的红曲黄、橙、红色素色价均约为M7的1.2倍,桔霉素含量为M7的3%。

本发明上述红色红曲菌Δmrstx16及M7新鲜孢子液分别于PDB培养基中28℃培养11d,自第3天起每隔2天测量生物量,结果显示:Δmrstx16生物量为M7的1.3-1.8倍;Δmrstx16的红曲黄、橙、红色素色价均约为M7的2倍,桔霉素含量为M7的36%。

本发明上述红色红曲菌Δmrstx16及M7新鲜孢子液分别于米饭培养基中28℃培养11d,结果显示:Δmrstx16的红曲黄、橙、红色素色价均约为M7的1.6倍,桔霉素含量为M7的3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