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3719.1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善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5/065 | 分类号: | H01L25/065;H01L23/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杨林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有:衬底;第1半导体元件设置在衬底上的第1树脂组合物上;第2半导体元件设置在衬底上的第2树脂组合物上;第3半导体元件设置在衬底上,且夹于第1半导体元件与第2半导体元件之间;第1配线层设置在第1半导体元件上,与第1半导体元件连接,且利用第1接合线与衬底连接;第4半导体元件设置在第1配线层上,且利用第2接合线与第1配线层连接;第2配线层设置在第2半导体元件上,与第2半导体元件连接,且利用第3接合线与衬底连接。第1接合线设置在第1配线层的除与朝向第2配线层的一侧为相反侧以外的部分。第3接合线设置在第2配线层的除与朝向第1配线层的一侧为相反侧以外的部分。
[相关申请]
本申请基于2019年3月22日提出申请的先前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054415号的优先权利益且追求该利益,其全部内容是通过引用而包含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此处所说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全部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使用了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装置,正研究各种封装体布局。存储器的半导体装置被要求大容量化、小型化或读写高速化等特性。
当想要使利用了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装置高速化时,控制器芯片容易变大。当想要将更多存储器芯片呈阶梯状积层以实现大容量化时,配置控制器芯片及存储器芯片的平面空间会变宽。在想要使存储器芯片的设计规则变得严格(使配线宽度变窄),而增大平均每一个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的情况下,也有平均每一个芯片大小比以往大的情况。
因此,当不使半导体装置的封装体大小变大而使芯片大小变大时,有难以将控制器芯片与存储器芯片平面地配置于衬底上的情况。也想到如下情况:以控制器芯片与存储器芯片不干涉的方式,将外形尺寸比存储器芯片小的间隔芯片贴附在衬底,将存储器芯片配置在比控制器芯片高的位置。
然而,所述情况需要于对镜面晶圆进行BSG(Back Side grinding,背面研磨)加工,并贴附裸片粘结膜之后,将间隔芯片呈所需大小切下,并贴附于衬底等的步骤,所以半导体装置的制造费用提高。在搭载相同存储器芯片片数的情况下,相应于间隔芯片的高度,半导体装置变厚,而难以薄型化。控制器芯片由于比存储器芯片小,所以在使用间隔芯片的情况下,存储器芯片间会出现空余空间。空间效率上不利且难以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助于半导体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
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有:衬底;第1半导体元件,设置在衬底上的第1树脂组合物上;第2半导体元件,设置在衬底上的第2树脂组合物上;第3半导体元件,设置在衬底上,且夹于第1半导体元件与第2半导体元件之间;第1配线层,设置在第1半导体元件上,与第1半导体元件连接,且利用第1接合线与衬底连接;第4半导体元件,设置在第1配线层上,利用第2接合线与第1配线层连接;第2配线层,设置在第2半导体元件上,与第2半导体元件连接,且利用第3接合线与衬底连接;及第5半导体元件,设置在第2配线层上,且利用第4接合线与第2配线层连接。第1接合线设置在第1配线层的除与朝向第2配线层的一侧为相反侧以外的部分。第3接合线设置在第2配线层的除与朝向第1配线层的一侧为相反侧以外的部分。
根据上述构成,可实现半导体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配线示意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