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燃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3857.X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信德(北京)国际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50/12 | 分类号: | F23B50/12;F23K3/00;F23B90/06 |
代理公司: | 13120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祁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料筒 炉膛 可燃气体 下导气管 储灰盒 炉体 生物质燃烧炉 烟道 炉罩 能源利用率 生物质燃料 侧壁延伸 环保炉具 炉膛部位 炉体内部 位于炉体 向下延伸 入口端 中空的 导出 导引 炉壁 下端 逸出 连通 燃烧 贯穿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烧炉,涉及环保炉具技术领域,包括炉体、送料筒、下导气管和烟道;炉体内部设有中空的炉膛且下部设有储灰盒,炉体的上方设有炉罩;送料筒贯穿炉体的侧壁延伸至炉膛内;下导气管向下延伸至储灰盒中,下导气管位于炉体的炉壁内;烟道与炉罩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质燃烧炉,利用下导气管将送料筒靠近炉膛部位的可燃气体向炉膛底部的储灰盒中导出,进而从炉膛底部重新进入炉膛内进行燃烧,实现了可燃气体的有效导引,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充分利用,避免可燃气体从送料筒的入口端逸出的问题,既保证了生物质燃料在送料筒中的稳定性,又实现了送料筒下端产生的少量可燃气体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炉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为了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生物质燃烧炉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生物质燃料通过送料筒送入炉体的炉膛内进行燃烧放热反应。
利用生物质燃烧炉进行加热时,由于送料筒的下端伸入炉体的炉膛下部,受到炉膛内生物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在送料筒的下端的生物质燃料也会产生少量的可燃气体,这部分气体难以直接从送料筒中进入炉膛,严重时还会出现从送料筒的进口端向外逸出的问题,极大了影响了燃烧的正常进行,也对操作人员造成了一定的人身安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物质燃烧炉的送料筒下端产生可燃气体造成的利用不充分以及向送料筒进口端逸出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送料筒、下导气管和烟道;炉体内部设有中空的炉膛且下部设有储灰盒,炉体的上方设有炉罩;送料筒贯穿炉体的侧壁延伸至炉膛内;下导气管与送料筒的侧壁相连且向下延伸至储灰盒中,下导气管位于炉体的炉壁内;烟道设置于炉体侧部且与炉罩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下导气管的下端设有向炉膛的下口中心延伸的下导向罩。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下导向罩靠近下导气管的一端还设有自上而下向炉膛的轴心倾斜的下导向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下导气管与送料筒通过下集气管相连,下集气管与送料筒相连的一端的截面积大于下集气管与下导气管相连的一端的截面积。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烟道设置于炉体远离送料筒的一侧,生物质燃烧炉还包括与送料筒的侧壁相连且向炉罩内延伸的上导气管,上导气管位于炉体的炉壁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上导气管的上端设有向炉膛的上口中心延伸的上导向罩。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送料筒的进口端设有与送料筒铰接的盖板,上导向罩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上导向罩滑动连接且用于封堵上导气管的封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其特征在于,上导气管与送料筒之间还设有上集气管,上集气管与送料筒相连的一端的截面积大于上集气管与上导气管相连的一端的截面积。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炉体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封板滑动连接的导轨,导轨位于上导向罩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导轨沿垂直于导向罩的侧壁的方向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质燃烧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质燃烧炉,利用下导气管将送料筒靠近炉膛部位的可燃气体向炉膛底部的储灰盒中导出,进而从炉膛底部重新进入炉膛内进行燃烧,实现了可燃气体的有效导引,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充分利用,避免可燃气体从送料筒的入口端逸出的问题,既保证了生物质燃料在送料筒中的稳定性,又实现了送料筒下端产生的少量可燃气体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信德(北京)国际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正信德(北京)国际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8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