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次磷酸钠生产残渣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3983.5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1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鹏;顾继山;谢志翰;徐先海;许莉莉;樊庆春;孙国锋;熊芸;吴晓宇;丁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163 | 分类号: | C01B25/163;C01B25/165;C01F11/1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友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次磷酸钠 滤渣 纳米活性碳酸钙 过滤 生产残渣 亚磷酸钠 蒸发结晶 洗涤 碳酸钠溶液 趁热过滤 工业残渣 工艺过程 副产物 磷酸钠 水混合 酸调节 碳酸钠 收率 碳化 煅烧 加热 消化 环保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次磷酸钠生产残渣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次磷酸钠生产残渣、碳酸钠、水混合后,加热并搅拌,然后,趁热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2)用酸调节滤液B的pH值至7‑8,然后,蒸发结晶,洗涤,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3)将滤渣C干燥,得到亚磷酸钠;4)将滤液D蒸发结晶,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次磷酸钠;5)将滤渣A煅烧,消化,碳化,表面处理,过滤,干燥,得到纳米活性碳酸钙。本发明将生产次磷酸钠的工业残渣与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经过简单处理得到次磷酸钠、亚磷酸钠、纳米活性碳酸钙三种产品,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副产物,工艺简单,经济环保,产品收率稳定,纯度高,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次磷酸钠生产残渣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次磷酸钠(NaH2PO2),又称次亚磷酸钠,无色单斜晶系结晶或有珍珠光泽的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其易潮解,易溶于水、甘油、酒精和乙酸,不溶于乙醚,且具有强还原性,被广泛用于电子、汽车、机械、石油、化工、航天、食品、医药等行业。
亚磷酸钠(Na2HPO3),白色结晶粉末,极易溶于水。亚磷酸钠的还原性比次磷酸钠的弱,在一定程度可取代次磷酸盐作为还原剂,效果更稳定和更安全。
纳米碳酸钙,又称超细碳酸钙,是指粒径小于100nm的超细粉末体,比普通碳酸钙的粒度细,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胶黏剂、造纸、油漆、化妆品以及医药和食品等领域。
随着近年来化学镀工业的发展,次磷酸钠的需求越来越大,次磷酸钠的生产量逐年提高。目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方法一般都采用一步法:用黄磷与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次磷酸钠,同时产生大量的亚磷酸钙残渣。挖地深埋是国内外大都采用的消极处理办法,既占用和污染场地又未充分利用有价资源。因此,处理次磷酸钠残渣成为当今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关于次磷酸钠残渣的处理方法较多,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处理过程中易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处理方法复杂,能耗高,仪器设备损耗大,使其处理成本较高;产品纯度较低,且容易产生大量废液,不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次磷酸钠生产残渣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次磷酸钠生产残渣处理成本高、处理得到的产品纯度低、处理过程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次磷酸钠生产残渣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次磷酸钠生产残渣、碳酸钠、水混合后,加热并搅拌,然后,趁热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
2)用酸调节所述滤液B的pH值至7-8,然后,蒸发结晶,洗涤,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
3)将所述滤渣C干燥,得到亚磷酸钠;
4)将所述滤液D蒸发结晶,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次磷酸钠;
5)将所述滤渣A煅烧,消化,碳化,表面处理,过滤,干燥,得到纳米活性碳酸钙。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次磷酸钠生产残渣与所述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5-1),所述水与所述次磷酸钠生产残渣的质量比为(5-15)∶1。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加热温度为50-120℃,加热时间为7-14h。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酸为亚磷酸、乙酸中的一种,所述洗涤的洗涤剂为酒精,且所述酒精的浓度为80-100%。
可选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煅烧的煅烧温度为900-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