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4553.5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H01L27/32 |
代理公司: | 44300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电极 触控结构 电极间隙 显示面板 遮光层 显示均匀性 显示效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述触控结构及显示面板。所述触控结构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相邻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电极间隙;设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电极间隙的位置相对应,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屏幕大屏化的发展,触控技术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的触控技术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容式的触控结构,一类是互容式的触控结构。
目前AMOLED显示屏所用到的触控技术基本都为互容式的触控结构。互容式的触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纵向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11和横向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12。在实际工艺过程中,为了防止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互相短路,通常会将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的距离稍微做大。但是,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的间距过大,会导致显示面板在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间距处显示亮度不均(Mura),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触控结构中触控电极间距过大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结构,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相邻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电极间隙;
设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电极间隙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为黑矩阵光刻胶。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上,所述遮光层设于所述保护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且交叉设置,形成互容式电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为多列,且每列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为多行,且每行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交叉处设有金属线,每列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通过所述金属线电性连接;所述保护层还设于所述金属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触控电极远离所述遮光层的一侧设有架桥,且所述架桥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交叉位置相对应;每行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通过所述架桥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线与所述架桥之间设有绝缘层,且所述绝缘层中设有通孔,每行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架桥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缓冲层;
所述架桥设于所述缓冲层上,所述绝缘层还设于所述缓冲层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层,以及设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触控结构;
所述触控结构为上述触控结构,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多个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电极间隙,在电极间隙的上方设置遮光层,避免电极间隙过大引起显示面板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