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补偿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柔顺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000.1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亮;钟浩然;李新宇;胡成颢;董昊臻;卢盛雨;李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张彩锦;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补偿 串联 弹性 驱动器 柔顺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补偿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柔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抗控制环、扰动观测器、反馈补偿控制器和作动器控制环,其中:
所述阻抗控制环用于根据阻抗模型Pk及预设的当前时刻t串联弹性驱动器负载端的目标位置/角度得到当前时刻t串联弹性驱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
所述扰动观测器用于根据串联弹性驱动器负载动态模型的逆名义模型和当前时刻串联弹性驱动器负载端的实际位置/角度得到当前时刻的补偿量
所述反馈补偿控制器用于根据当前时刻t串联弹性驱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及实际位置/角度得到当前时刻的补偿量
所述作动器控制环用于根据及计算得到当前时刻作动器目标位置/角度并基于及计算当前时刻t作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最后控制串联弹性驱动器的作动器实时跟踪实际目标位置/角度以此实现串联弹性驱动器对目标阻抗的实时跟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补偿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柔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模型Pk具体为如下关系式:
其中,Ks和Ds分别为预设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期望的刚度和阻尼,Ft为当前时刻外部负载力,Δlt为当前时刻t负载端目标位置/角度的变化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补偿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柔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前时刻t串联弹性驱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具体采用如下步骤计算获得:
1)首先依据阻抗模型Pk及当前时刻外部负载力Ft得到当前时刻负载端目标位置/角度的变化量Δlt;
2)再基于预设的当前时刻串联弹性驱动器负载端的目标位置/角度及变化量Δlt得到串联弹性驱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补偿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柔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观测器包括第一二阶巴特沃兹滤波器和第一比例控制器,其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当前时刻t的补偿量
其中,Q1(s)为第一二阶巴特沃兹滤波器的传递函数,p1为第一比例控制器的控制参数,为前一时刻t-1作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补偿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柔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补偿控制器包括第二二阶巴特沃兹滤波器和第二比例控制器,其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当前时刻t的补偿量
其中,Q2(s)为第二二阶巴特沃兹滤波器的传递函数,p2为第二比例控制器的控制参数。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补偿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柔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器控制环包括用于控制作动器动作的PID控制器,通过该PID控制器的控制实现作动器对实际目标位置/角度lr的精确跟踪。
7.一种基于补偿的串联弹性驱动器柔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阻抗模型Pk及预设的当前时刻t串联弹性驱动器负载端的目标位置/角度计算当前时刻t串联弹性驱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
S2根据串联弹性驱动器负载动态模型的逆名义模型和当前时刻串联弹性驱动器负载端的实际位置/角度计算当前时刻的补偿量
S3根据当前时刻t串联弹性驱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及实际位置/角度计算当前时刻的补偿量
S4根据及计算得到当前时刻作动器目标位置/角度并基于及计算得到当前时刻t作动器实际目标位置/角度
S5控制串联弹性驱动器的作动器实时跟踪实际目标位置/角度以此实现串联弹性驱动器对目标阻抗的实时跟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0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