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傅里叶变换光致发光光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040.6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邵军;李纪华;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荧飒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 11785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傅里叶变换 光致发光 光谱仪 | ||
1.一体化傅里叶变换光致发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由样品布放调控模块(1)、内置泵浦光源模块(2)、光致发光光路模块(3)、干涉仪模块(4)、以及控制处理与显示存储模块(5)5个功能模块组成,安装在同一个底板上,5个模块功能可通过不同的光、机、电组件配置实现:样品布放调模块(1)包括三维空间调节平台(10)和待测样品前表面的水平面投影位置标识(11),所述内置泵浦光源模块(2)包括两个不同输出波长的激光器(20、21);所述光致发光光路模块(3)包括第一平面反射镜(30)、二向色滤光片(31)、第二平面反射镜(32)、会聚透镜组 (33)、第三平面反射镜(34)、沿汇聚光束方向中心开孔的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35)、第二和第三离轴抛物面反射镜(36、37)、第四平面反射镜(38)和长波通光学滤光片(39);所述干涉仪模块(4)包括分束器(40)、运动反射镜(41)、固定反射镜(42)、第四离轴抛物面反射镜(43)和光检测器(44);所述控制处理与显示存储模块(5)是控制、信号处理与光谱显示、存储及与外部数据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处理与显示存储模块(5)具备激光器输出控制与显示、干涉仪输出光谱电信号的采样与傅里叶变换、光致发光光谱显示存储及藉由USB端口与外部通讯功能;所述的激光器(21)输出的激光经所述的第一平面反射镜(30)反射后透过所述二向色滤光片(31)进入光路,所述的激光器(20)输出的激光经所述的二向色滤光片(31)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光路,沿所述的光路激光依次经过第二平面反射镜(32)、会聚透镜组(33)、第三平面反射镜(34)、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35)的中心开孔和待测样品,该待测样品的光致发光信号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离轴抛物面反射镜(35)、第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36)和第三离轴抛物面反射镜(37)、第四平面反射镜(38)、长波通光学滤光片(39)、分束器(40),所述的分束器(40)将所述的光致发光信号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在所述的反射光方向是所述的运动反射镜(41),在所述的透射光方向是所述的固定反射镜(42),所述的运动反射镜(41)的反射光透过所述的分束器(40)经所述的第四离轴抛物面反射镜(43)进入所述的光检测器(44),所述的固定反射镜(42)的反射光经所述的分束器(40)反射后经所述的第四离轴抛物面(43)反射镜进入所述的光检测器(44);所述光致发光光路模块(3)基于双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光束转换实现大孔径抛物面反射镜收集光致发光信号与小通光孔径干涉仪的共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谱仪,其特征在于采用干涉仪分光替代常用的色散分光并提供一种基于干涉仪和泵浦激发光源的一体化设置;基于二向色滤光片和平面反射镜组合的双激光器共存光路,实现可选择不同激发波长而不需调优光路;利用待测样品位置标识标示预优化的光致发光光谱测试样品前表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荧飒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荧飒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0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珠光底色膜成色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台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