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椎疲劳提醒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5063.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8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科伟;米金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B5/11;A61F7/00;A61H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模块 脊椎疲劳 提醒器 无线通讯模块 控制模块 可穿戴织物 配置 承载器 脊椎病 脊椎 传输数据 单独使用 防护装置 提醒用户 主动预防 专用软件 联动 手机 贴合 佩戴 指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椎疲劳提醒器,涉及脊椎病防护装置设计领域,包括振动模块、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可穿戴织物承载器;其中,所述振动模块被配置于所述脊椎疲劳提醒器内侧中部以贴合脊椎,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于所述振动模块的一侧以控制所述脊椎疲劳提醒器的开关及振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被配置于所述振动模块的另一侧以接收和传输数据及指令,所述可穿戴织物承载器被配置为连接所述振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本发明不仅可单独使用,还可与手机专用软件联动,佩戴过程简便,易于操作,能够及时提醒用户调整脊椎姿态,主动预防脊椎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脊椎病防护装置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椎疲劳提醒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态使用电子设备也给脊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轻者造成脊椎过度疲劳,严重者还可能造成脊椎疾病。统计表明,我国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脊椎病,到了60岁,患此病者高达50%,而近5年来,在脊椎门诊病人中,发病人群呈年轻态化,30-40岁的青年人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脊椎病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目前,为医治脊椎病,市面上出现很多脊椎病治疗设备,这些设备通常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脊椎病,通过牵引、按摩、热敷、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但绝大多数都属于发病后的被动治疗方法,及时提醒并调整脊椎姿态的预防方法很少见,在能查询到的少数几个预防方法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一些现有的脊椎病治疗设备无法独立工作,都需与手机相连接,且采用传感器繁多,治疗过程复杂;二是一些设备需事先标定,患者使用友好度较低,脊椎疲劳提醒仅通过声光电方式,易受环境的影响;三是一些检测脊椎疲劳程度的设备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来判断头部的低头角度或左右偏头角度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从而判断脊椎的疲劳程度,该方案的计算结果精度和数据误报问题还需进一步考证。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脊椎疲劳提醒器,利用贴合在脊椎的可穿戴设备,持续监测脊椎在一段时间内的姿态及其变化情况,并据此触发振动器以提醒用户及时调整脊椎姿态,能够主动预防脊椎病的发生。本发明不仅可单独使用,还可与手机专用软件联动,佩戴过程简便,易于操作,通过与手机的联动可实现对脊椎全方位的监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及时调整脊椎姿态以达到主动预防脊椎病发生的效果,克服现有脊椎治疗设备无法单独使用、操作复杂、监测精度较低、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椎疲劳提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模块、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可穿戴织物承载器;其中,所述振动模块被配置于所述脊椎疲劳提醒器内侧中部以贴合脊椎,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于所述振动模块的一侧以控制所述脊椎疲劳提醒器的开关及振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被配置于所述振动模块的另一侧以接收和传输数据及指令,所述可穿戴织物承载器被配置为连接所述振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模块包括脊椎姿态传感器和振动器,所述脊椎姿态传感器被配置为柔性传感器以测量脊椎的弯曲角度,测量值与脊椎的弯曲角度成正比;所述振动器被配置为定向振动,可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指令以触发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开关、电池、电源,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脊椎姿态传感器的测量值并按照专属算法判定是否向所述振动器发送振动指令;所述开关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源的开启及关闭;所述电池被配置为向所述脊椎疲劳提醒器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预设时间内持续记录所述脊椎姿态传感器测量值的极差,当所述极差小于标准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振动指令至所述振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测量身高的人体生理实验躺椅
- 下一篇:物件监控方法及其运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