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汇集站点的动态无功补偿需求确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139.6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叔禹;李媛媛;潘大志;张鑫;郭杉;吉平;张冀东;宋云亭;杨洋;李立新;张一帆;陈怡君;王青;丁剑;李晓珺;霍启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汇集 站点 动态 无功 补偿 需求 确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新能源汇集站点的动态无功补偿需求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区域电网和新能源场站的规划信息,搭建区域电网及新能源场站的BPA数据仿真模型;
根据确定的正常运行方式下每个新能源场站的出力值,利用所述BPA数据仿真模型进行BPA潮流计算,以确定正常运行方式下每个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正常运行值;
对于每一个汇集站点,根据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正常运行值确定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上限值和运行下限值;
在电网处于所有的新能源场站零出力的运行方式下,进行BPA潮流计算,以获取该运行方式下每个汇集站点的第一母线电压值,并根据每个汇集站点的第一母线电压值和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上限值,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
在电网处于所有的新能源场站满出力的运行方式下,进行BPA潮流计算,以获取该运行方式下每个汇集站点的第二母线电压值,并根据每个汇集站点的第二母线电压值和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下限值,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汇集站点的第一母线电压值和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上限值,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包括:
对于任一个汇集站点,判断该汇集站点的第一母线电压值是否大于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上限值,若是,则确定该汇集站点存在感性动态无功补偿的需求,根据预设的感性无功补偿策略确定该汇集站点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容量;反之,则确定该汇集站点不存在感性动态无功补偿的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感性无功补偿策略确定该汇集站点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容量,包括:
步骤1,计算该汇集站点当前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和预设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步长之和,作为该汇集站点更新后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
步骤2,根据该汇集站点更新后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进行BPA潮流数据的更新,并重新进行BPA潮流计算,以获取该运行方式下每个汇集站点的第一母线电压值;
步骤3,判断该汇集站点的第一母线电压值是否大于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上限值,若否,则确定更新后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即为该汇集站点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容量;反之,则将更新后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作为当前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并返回步骤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汇集站点的第二母线电压值和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下限值,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包括:
对于任一个汇集站点,判断该汇集站点的第二母线电压值是否小于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下限值,若是,则确定该汇集站点存在容性动态无功补偿的需求,根据预设的容性无功补偿策略确定该汇集站点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容量;反之,则确定该汇集站点不存在容性动态无功补偿的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容性无功补偿策略确定该汇集站点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容量,包括:
步骤1,计算该汇集站点当前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和预设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步长之和,作为该汇集站点更新后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
步骤2,根据该汇集站点更新后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进行BPA潮流数据的更新,并重新进行BPA潮流计算,以获取该运行方式下每个汇集站点的第二母线电压值;
步骤3,判断该汇集站点的第二母线电压值是否小于该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下限值,若否,则确定更新后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即为该汇集站点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容量;反之,则将更新后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作为当前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并返回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1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