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盐增咸的方法、减盐增咸体系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652.5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璐璐;赵镭;汪厚银;张庆斌;史波林;钟葵;谢苒;刘龙云;何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盐增咸 方法 体系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盐增咸的方法、减盐增咸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中的一种减盐增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浓度为0.0004~0.54g/L的山椒素类物质与浓度为0.8~4.1g/L的氯化钠配合得到减盐增咸体系以减少氯化钠的使用。本发明通过将特定浓度的山椒素与特定浓度的氯化钠配合,得到减盐增咸体系,具有优异的减盐增咸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盐增咸的方法、减盐增咸体系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膳食多盐存在健康风险,减盐成为公共卫生与营养健康的重点关注。大量研究表明食盐摄入与血压之间存在明确的量效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的食盐日摄入量不超过5g,而全球范围内的食盐日摄入量均超标。因此,食品减盐研究是一个关乎人体营养与健康的热点主题。目前减盐策略主要有三类:调整认知机制(饮食限盐法、食盐用量递减法)、更改产品结构以及寻找氯化钠替代剂法。由于受到消费者饮食习惯、感官追求、认知机制及咸味替代剂所呈现不良风味等因素限制,盐减味失使消费者接受性降低,力图改变一个人长期以来的口味嗜好及饮食习惯往往难以坚持与持续有效。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盐增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浓度为0.0004~0.54g/L的山椒素类物质与浓度为0.8~4.1g/L的氯化钠配合得到减盐增咸体系以减少氯化钠的使用。
本发明采用山椒素类物质,通将山椒素类物质与氯化钠配合,由于感觉交互作用,麻感存在时会对咸感强度起到增强作用,从而起到优异的减盐增咸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上所定义的减盐增咸体系。
本发明中的减盐增咸体系可减少盐的用量,但是达到增咸的效果。
如上所述的减盐增咸体系在食品调味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的减盐增咸体系可作为食品调味料的基础调料,起到良好的减盐增咸效果,满足人们对咸感的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减盐增咸的方法,采用山椒素类物质,由于感觉交互作用,麻感存在时会对咸感强度起到增强作用,从而起到优异的减盐增咸效果。通过特定浓度的山椒素与特定浓度的氯化钠配合,得到减盐增咸体系。
(2)本发明中的减盐增咸体系可作为食品调味料的基础调料,在降低盐的摄入量的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咸感的要求,起到良好的减盐增咸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一种减盐增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浓度为0.0004~0.54g/L的山椒素类物质与浓度为0.8~4.1g/L的氯化钠配合得到减盐增咸体系以减少氯化钠的使用。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其果实是我国传统的八大调味品之一。辛麻味是其主要的风味特征。此外花椒也是我国常用中药,可用于治疗呕吐、腹泻、蛔虫病等,外用可治疗湿疹痛痒、活血散瘀,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及镇痛、镇静、抗炎、抑菌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药理活性。花椒酰胺大多为链状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结构,其中以山椒素类物质为代表是花椒麻味的主要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卤料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面条以及咸汤的美味益智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