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线预警装置及可穿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736.9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含嫣;刘东琦;尚伟;李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G01N21/2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预警 装置 穿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线预警装置及可穿戴装置,涉及预警领域。紫外线预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紫外线检测单元,用于对一种紫外线成分进行检测,紫外线检测单元包括遮光框,遮光框包括对盒的顶板和底板,顶板上具有第一透明区域,顶板和底板之间具有腔体;紫外线筛选层嵌入第一透明区域内;光致变色层和颜色检测组件均设置在腔体内;处理显示模块与颜色检测组件连接。本发明中,紫外线筛选层对一种紫外线成分进行筛选,光致变色层形成该种紫外线成分的变色区域,颜色检测组件将变色区域的颜色进行检测得到颜色信号,处理显示模块对颜色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该种紫外线成分的实时辐射量,生成预警信息并进行显示,避免用户受到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紫外线预警装置及可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紫外线(Ultraviolet Ray,UVR)可按照波长划分为不同的紫外线成分。其中,不同的紫外线成分照射人体时,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伤害,例如,波段为315-400纳米的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UltravioletA,UVA)成分,长时间累积照射会导致人体皮肤老化;波段为280-315纳米的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UltravioletB,UVB)成分,会引起晒伤,长时间累积照射会增加人体患病的可能性;波段为100-280纳米的短波灭菌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成分的能量很高,长时间累积照射会对人体造成致命损害。如今,皮肤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紫外线则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地球大气中臭氧层的消耗,地表接收到的紫外线含量剧增,因此,为了避免人们受到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对环境中的紫外线进行有效预警,是十分有必要且紧迫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外线预警装置及可穿戴装置,以解决需要对环境中的紫外线进行有效预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线预警装置,所述紫外线预警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紫外线检测单元,用于对一种紫外线成分进行检测,所述紫外线检测单元包括:
遮光框,所述遮光框包括对盒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上具有第一透明区域;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具有腔体;
紫外线筛选层,嵌入所述第一透明区域内,被配置为从接收的外界光线中筛选出所述一种紫外线成分;
光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光致变色层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紫外线筛选层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光致变色层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紫外线筛选层输出的所述一种紫外线成分,在所述一种紫外线成分的照射下产生变色,形成变色区域;
颜色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用于根据所述光致变色层的颜色生成对应的颜色信号;
处理显示模块,与所述颜色检测组件连接;所述处理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所述颜色信号,确定实时辐射量,根据所述实时辐射量,生成预警信息并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颜色检测组件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与所述光致变色层有一定的距离;所述颜色检测组件被配置为向所述光致变色层发射第一光线;所述光致变色层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光线,将所述第一光线照射至所述变色区域所形成的第一反射光线输出至所述颜色检测组件中;所述颜色检测组件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颜色信号。
可选地,所述颜色检测组件包括:第一颜色传感器和第一光源;
所述第一颜色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光源均位于所述光致变色层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颜色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光源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均与所述光致变色层有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光源被配置为向所述光致变色层发射所述第一光线;所述第一颜色传感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颜色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为白光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