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开孔固沙沙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5760.2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孙婧;张立群;刘国平;毛世奇;王茜;兰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代理公司: | 11684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亚娟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障 固沙 孔洞 横向墙体 纵向墙体 开孔 平行 四边 涡流 长方体形状 正方体形状 机械沙障 建设单元 防风沙 高立式 交接处 双排式 田字格 再利用 沉降 砖块 构建 沙子 网板 掩埋 风沙 外围 增设 回收 衔接 施工 优化 改进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开孔固沙沙障,该技术方案首先改进了作为沙障建设单元的砖块自身构造,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沙障整体的工事结构。具体来看,本发明采用长方体形状的四边砖构建成为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墙体和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墙体,并将正方体形状的衔接砖设置于横向墙体和纵向墙体的交接处,从而形成田字格双层布局的固沙沙障结构。在固沙沙障上设置合理的孔洞,采用双排式六孔开孔工艺,可以实现风沙的涡流沉降、增加机械沙障的使用年限;而且通过孔洞设计可以在沙障被沙子掩埋时,方便沙障的回收再利用,便于施工。本发明所提供的沙障具有良好的固沙性能,可在外围进一步增设高立式防风沙网板,从而达到更好的固沙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风固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开孔固沙沙障。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荒漠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风沙频繁且沙源难以控制,因此荒漠区铁路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风沙侵袭。
目前,现有固沙技术手段主要有:机械固沙、化学固沙和生物固沙。机械固沙技术通常是在沙丘上设置沙障如石方格、草方格,该固沙方法通过设立障碍物的方法来改变下垫面风沙运行方向和增加地表粗糙度,能够减小风速和改变风沙的吹蚀方向,起到阻沙、固沙的作用,见效快。化学固沙方法是在沙表面喷洒如沥青、有机固化剂等化学材料,使流沙固结成片,形成一层薄薄的地毯式膜层,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风沙的吹蚀和保持沙地水分,起到防止风沙侵蚀的作用。改善沙漠表层土地性质,达到控制沙漠蔓延、改善沙漠环境的目的。生物固沙方法是在风沙地区种植物,研究表明,植物能够较快覆盖地表,增加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改善土壤性质,同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综合来看,生物固沙方法对水土条件及生态环境要求较高,需要长期的培育和维护,因此其适用范围相对有限;化学方法虽具有直接的固沙作用,当对土壤环境具有直接影响,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施加的化学成分会逐渐失效,因此此类方法的有效时间较短;因此,目前在荒漠环境中、尤其是荒漠区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周边,机械固沙仍是主要且普遍的固沙方式。
机械固沙方法的核心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砖块状的固沙单元,其自重、耐候性、建筑性能等特征对沙障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沙障整体的工事结构,更直接影响着固沙效果。现有技术中,常规固沙工事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因此在降低风速、沉降沙粒等效果方面仍有待提升;而且,常规沙障结构不易于建设,使得沙障建设的施工难度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开孔固沙沙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沙障结构在固沙效果方面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沙障建设的施工难度。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开孔固沙沙障,包括四边砖和衔接砖,所述四边砖呈长方体形状,在四边砖的前、后端面上具有3个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衔接砖呈正方体形状,在衔接砖的上、下端面上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若干四边砖分别连接成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墙体和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墙体,在所述横向墙体与所述纵向墙体的交接处固定连接有衔接砖。
作为优选,所述四边砖的长度、宽度、厚度分别为40cm、20cm、10cm,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5cm,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与四边砖的厚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衔接砖的边长为20cm,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5cm。
作为优选,所述新型开孔固沙沙障位于路基以外10m处。
作为优选,每2个相邻的横向墙体之间间距为1m,每2个相邻的纵向墙体之间的间距为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