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降解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823.4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翁文伟;祝二斌;吴晓彪;王伟;林一速;林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安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恒安(中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32B7/12;B32B27/08;B32B27/28;B32B27/36;B32B33/00;B32B37/12;B32B37/15;B32B38/00;C08J7/04;C08J5/12;C09D5/14;C09D133/04;C09D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36226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降解 薄膜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降解薄膜。所述的生物降解薄膜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的:(1)将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得到混合材料A;(2)将聚羟基脂肪酸酯和聚碳酸亚丙酯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得到混合材料B;(3)将步骤(1)中获得的混合原材料A进行吹膜得到第一薄膜;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材料B进行吹膜得到第二薄膜;(4)将步骤(1)中的第一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二薄膜置于第一薄膜的上表面,将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粘合得到生物降解薄膜。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710985956.5申请日:2017年10月20日发明名称:生物降解薄膜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降解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卫生要求的提高,卫生用品发展迅速,已深入到每个家庭,其用量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然而传统的卫生用品一般选用PE、PP等材质,其缺点是该卫生用品使用后,不能降解,对环境产生较大破坏,造成“白色污染”。生物降解塑料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及水而回归环境。该类材料的应用是解决传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聚乳酸使用后可完全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技术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从近几年聚乳酸相关专利的申请就可见端倪。聚乳酸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能被酸、碱、生物酶、微生物等降解;聚乳酸制品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但聚乳酸也有一些性能有待改进,如聚乳酸的柔韧性较差,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通用树脂,货架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得到混合材料A;
(2)将聚羟基脂肪酸酯和聚碳酸亚丙酯素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得到混合材料B;
(3)将步骤(1)中获得的混合原材料A进行吹膜得到第一薄膜;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材料B进行吹膜得到第二薄膜;
(4)将步骤(1)中的第一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二薄膜置于第一薄膜的上表面,将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粘合得到生物降解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聚乳酸的质量份数为10-30份;
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脂的质量份数为40-70份;
所述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质量份数为1-20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质量份数为10-60份;
所述聚碳酸亚丙酯的质量份数为60-80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对混合材料A进行吹膜的温度范围为120℃~1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对混合材料B进行吹膜的温度范围为120℃~1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对第一薄膜进行横向拉伸的拉伸比为2: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为在第一薄膜的上表面喷涂热熔胶,再将第二薄膜置于第一薄膜上进行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步骤(3)中制得的第一薄膜的下表面喷涂纳米银抗菌剂,并在40℃-60℃的温度下对第一薄膜进行干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安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恒安(中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安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恒安(中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