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隔墙支撑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6503.0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郭泽培 |
地址: | 318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隔墙 支撑 骨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隔墙支撑骨架,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沿地龙骨、沿顶龙骨、若干竖龙骨和通贯龙骨,所述竖龙骨竖直间隔设置在沿地龙骨和沿顶龙骨之间,所述通贯龙骨用于竖龙骨中部的支撑,所述竖龙骨的下端与沿地龙骨通过一插接结构插接,所述竖龙骨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一套筒,所述沿顶龙骨的下侧开设有一竖直的移动通道,在所述移动通道的末端于沿顶龙骨上设置有一止动部,所述套筒与所述止动部接触,通过转动所述套筒,将所述沿顶龙骨向上顶紧。本发明可以方便隔墙的安装和拆卸,使得其装配速度大大提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隔墙的支撑骨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
传统的隔墙通常是在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施工复杂、时间长,质量、成本、进度方面受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隔墙的安装通常很难达到图纸的规范要求,而且采用此种方式不方便安装,且当隔墙需要改动时,不便于拆卸,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隔墙支撑骨架,可以方便隔墙的安装和拆卸,使得其装配速度大大提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成本。
装配式隔墙支撑骨架,包括沿地龙骨、沿顶龙骨、若干竖龙骨和通贯龙骨,所述竖龙骨竖直间隔设置在沿地龙骨和沿顶龙骨之间,所述通贯龙骨用于竖龙骨中部的支撑,所述竖龙骨的下端与沿地龙骨通过一插接结构插接,所述竖龙骨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一套筒,所述沿顶龙骨的下侧开设有一竖直的移动通道,在所述移动通道的末端于沿顶龙骨上设置有一止动部,所述套筒与所述止动部接触,通过转动所述套筒,将所述沿顶龙骨向上顶紧。
进一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左插接片、右插接片、左插柱和右插柱,所述左插接片和右插接片分别固定设置在竖龙骨的下端两侧,所述左插接片和右插接片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于竖龙骨的竖直中心对称,所述左插柱和右插柱固定设置在沿地龙骨上分别与所述左插接片和右插接片插接。
进一步,所述左插接片包括插接片本体,所述插接片本体与竖龙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片本体的中部形成U型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位于背离竖龙骨一侧,所述插接片本体的下部形成用于插接时对左插柱进行导向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呈弧形且沿插接片本体的底部向插接片本体的中部延伸,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卡槽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插接片本体的上部形成对卡槽的上侧进行支撑的支撑部。
进一步,所述卡槽内形成用于与所述左插柱匹配的凹陷部。
进一步,所述竖龙骨采用空心圆管。
进一步,所述导向部的底部反向弯曲,形成用于包覆所述圆管底部的包覆结构。
进一步,所述沿地龙骨和沿顶龙骨均采用空心方管。
进一步,所述左插柱和右插柱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左插柱和右插柱穿插在沿地龙骨的中上部,所述左插柱和右插柱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沿地龙骨固定。
进一步,所述通贯龙骨水平设置,所述竖龙骨上开设有若干供所述通贯龙骨通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6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