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6699.3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韩霖逸;郑筱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泛亚环境工程开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射线 探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有行走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弧形调节块、第一支撑块、第一驱动装置、第二弧形调节块、第二支撑块、第二驱动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弧形调节块固定在机体底部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弧形调节块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槽,此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弧形调节块在第一弧形槽内围绕水平面X轴方向转动和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弧形调节块在第二弧形槽内围绕水平面Y轴方向转动,可在机体出现倾斜时对其位置进行调整,防止物体在机体内部的载物台上出现滑动的现象,提高了探伤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探伤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
背景技术
X射线损探伤机原理是利用X射线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其中缺陷的一种无损探伤方法。X射线可以检查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内部缺陷。例如焊缝中的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性缺陷。
工业X射线探伤机,包括X射线管头组装体、控制箱及连接电缆在内的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X射线摄影或断层检查的设备总称。X射线探伤装置按照X射线发射的方向和窗口范围可分为定向式和周向式;按安装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其底部大多安装有万向轮,以便于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行使用,X射线探伤机在工作时,是将待检测物体放置其内部的载物台上,在不同位置使用时,由于地面的不平整性,易使X射线探伤机内部的载物台不能保持水平,当部分表面光滑的物体放置在其上时,易出现滑动的现象,使待检测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降低了探伤数据的准确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有行走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弧形调节块、第一支撑块、第一驱动装置、第二弧形调节块、第二支撑块、第二驱动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弧形调节块固定在机体底部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弧形调节块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调节块的底部滑动在第一弧形槽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一支撑块上,且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弧形调节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调节块固定在第一支撑块的底部,且第二支撑块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弧形调节块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调节块的底部滑动在第二弧形槽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支撑块上,且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弧形调节块传动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固定在第二支撑块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杆、环形安装板和万向轮,所述机体底部的四角分别固定在行走杆,所述行走杆的底端与环形安装板固定,所述环形安装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弧形调节块的外侧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与第一弧形槽相通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齿条滑动在第一通槽内,且第一齿条与第一弧形调节块上的第一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设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槽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一支撑块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两侧对称设有与第一滑条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条滑动在第一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弧形调节块的外侧设有第三齿槽,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有与第二弧形槽相通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齿条滑动在第二通槽内,且第二齿条与第二弧形调节块上的第三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垂直于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底部设有第四齿槽,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槽啮合连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第二支撑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泛亚环境工程开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泛亚环境工程开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6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