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磨蚀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6858.X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6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凯;焦朋朋;王圣娟;胡卸文;赵松江;段玉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学院;陈洪凯;焦朋朋;胡卸文;赵松江;王圣娟;段玉慧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李剑锋 |
地址: | 27716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蚀试验装置 支撑结构 夹具 混凝土试件 测试效率 传动电机 技术效果 泥石流体 安装架 承重轮 承重柱 根连接 限位轮 支撑轮 支撑柱 钢筒 两套 测试 | ||
1.一种卧式磨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磨蚀试验装置包括两套支撑结构、两台传动电机(10)、两个钢筒(8)和多个夹具(9);
单套支撑结构包括两根承重柱(1)、两个承重轮(2)、两根支撑柱(3)、两个限位轮(4)、两根连接架(5)、两个支撑轮(6)和安装架(7):所述承重柱(1)的轴向竖向设置,承重柱(1)的下端与支撑面连接,承重柱(1)的上端与承重轮(2)转动连接,两个承重轮(2)与两根承重柱(1)一一对应,两个承重轮(2)之间留有间隙,两个承重轮(2)的轴向平行,两个承重轮(2)的端面齐平;两根承重柱(1)和两个承重轮(2)所组成的结构体记为承重结构,承重结构的轴向与承重轮(2)的轴向平行;所述支撑柱(3)的轴向竖向设置,支撑柱(3)的下端与支撑面连接,两根支撑柱(3)分别位于承重结构轴向的两侧;支撑柱(3)中部设置有安装腔,限位轮(4)设置在安装腔内,限位轮(4)与支撑柱(3)转动连接,限位轮(4)的轴向与承重轮(2)的轴向平行,限位轮(4)的高度高于承重轮(2),两个限位轮(4)与两根支撑柱(3)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架(5)的下端与支撑柱(3)的上端连接,两根连接架(5)与两根支撑柱(3)一一对应;连接架(5)的上端与安装架(7)的下端连接,两根连接架(5)通过安装架(7)连接为一体;连接架(5)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支承,支撑轮(6)与转动支承转动连接,支撑轮(6)的轴向与承重轮(2)的轴向平行,支撑轮(6)的高度高于限位轮(4),两个支撑轮(6)与两个连接架(5)一一对应;两个支撑轮(6)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限位轮(4)之间的间距,同时,两个支撑轮(6)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承重轮(2)之间的间距;
两套支撑结构位置相对,四个承重轮(2)、四个限位轮(4)和四个支撑轮(6)围成一圆柱形区域;
所述钢筒(8)的端部设置有法兰;两个钢筒(8)同轴设置,两个钢筒(8)之间设置有隔板,两个钢筒(8)内端和隔板通过法兰连接为一体;钢筒(8)的外端口设置有盖子,盖子与钢筒(8)法兰连接,盖子上设置有两个料孔,两个料孔位置对称,料孔处设置有盖板;钢筒(8)外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环,钢筒(8)中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内凹的限位环;两个钢筒(8)所构成的结构体记为试验桶;
所述试验桶的轴向水平设置,试验桶中部位于所述圆柱形区域中,传动齿环位于支撑结构外侧;承重轮(2)与试验桶的下侧面接触,限位轮(4)与限位环表面接触,支撑轮(6)与试验桶的上侧面接触,且支撑轮(6)与限位环错位;
所述安装架(7)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传动电机(10)设置在安装槽内,两台传动电机(10)与两个安装架(7)一一对应;传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齿环啮合,两个传动齿轮与两处传动齿环一一对应;传动电机(10)能传动试验桶在圆柱形区域中转动;
所述钢筒(8)内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支耳(8-1),限位支耳端面中部设置有限位孔,多个限位支耳(8-1)沿钢筒(8)周向均匀分布;钢筒(8)外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支耳(8-2),连接支耳(8-2)端面中部设置有连接孔,多个连接支耳(8-2)沿钢筒(8)周向均匀分布;多个限位支耳(8-1)和多个连接支耳(8-2)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限位支耳(8-1)和连接支耳(8-2)位置相对;
所述夹具(9)为立方体形结构,夹具(9)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试样槽,夹具(9)内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9-1),夹具(9)外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螺纹孔(9-2);夹具(9)的轴向沿钢筒(8)轴向设置,夹具(9)的下端面与钢筒(8)内壁接触,夹具(9)上的限位凸起(9-1)插在限位支耳(8-1)的限位孔中,夹具(9)上的螺纹孔(9-2)与连接支耳(8-2)上的连接孔相对,螺纹孔(9-2)和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多个夹具(9)与多个限位支耳(8-1)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学院;陈洪凯;焦朋朋;胡卸文;赵松江;王圣娟;段玉慧,未经枣庄学院;陈洪凯;焦朋朋;胡卸文;赵松江;王圣娟;段玉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68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