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7778.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北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23209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28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模块 同轴度测量 控制系统 输出端 激光 测量放大电路 输入端连接 按键模块 测量 半导体激光器 通讯接口模块 信号处理领域 输出端连接 双向连接 误差显示 装置实现 输入端 复位 | ||
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信号处理领域;现有技术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包括半导体激光器与PSD传感器连接,PSD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模块的A/D转换端口连接,单片机模块的P1输出端与LED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模块的P2输入端与按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模块与PC机通过通讯接口模块双向连接;按键模块上设置有“误差显示”键、“测量开始”键、“测量结束”键、“设置”键和“复位”键;本装置实现了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本方法实现了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同轴度是指被测表面实际轴线相对基准轴线不共轴的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同轴度的测量问题,对一些关键零部件,同轴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有时还会出现组装起来的机器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据美国TEXAS州Monsanto化工公司的有关报道称,在所有的振动事故中,有60%是由机械轴不对中引起的,因此同轴度的测量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精密测试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高精度的同轴度测量技术正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同轴度高精度测量是机械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影响了大型设备的制造、安装精度,从而影响了其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市场尚缺少可靠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其技术关键和难点在于建立长跨距的测量基准线。同轴度测量较常用的三种方法有拉钢丝线法、激光准直仪法、测微准直望远镜法,其中拉钢丝线法精度低,而测微准直望远镜法,当测量距离较远时,成象不清晰,目视人为误差大,且对不同测距需连续调焦,从而引起仪器光轴即准直基准的微小变化,为保证调焦运动所需的间隙会造成透镜具有不同的中心偏离,且测量过程中手动调焦对仪器的触动也会使光轴随机变动,使仪器的精度受限。为提高精度,人们提出一些稳定光束的措施。
激光由于其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的特性,激光准直技术已开始应用到同轴度测量中,基于激光准直法的同轴度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实用性强、便携等特点,所以该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一种新型的光电位置传感器PSD由于具有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可连续检测、外围电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国内外开始得到应用研究,但是目前现有技术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装置通过半导体激光器、PSD传感器、测量放大模块、单片机模块、LED显示模块、按键模块、通讯接口模块和PC机之间的连接,实现了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本方法实现了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
一种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包括半导体激光器、PSD传感器、测量放大模块、单片机模块、LED显示模块、按键模块、通讯接口模块和PC机;所述半导体激光器与PSD传感器连接,PSD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模块的A/D转换端口连接,单片机模块的P1输出端与LED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模块的P2输入端与按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与PC机通过通讯接口模块双向连接;
所述按键模块上设置有“误差显示”键、“测量开始”键、“测量结束”键、“设置”键和“复位”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7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