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智能模型性能容量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7889.7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1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卫欣音;宋虎;夏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周永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智能 模型 性能 容量 自动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模型性能容量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人工智能模型的类型,从对应的数据源平台获取测试数据;根据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模型对应的脚本模板,利用获取的请求数据生成发压脚本;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及所述发压脚本创建测试案例;根据所述测试案例执行发压过程,动态调整发压过程的并发数,直至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吞吐量不再随所述并发数的增加而增加时,得到测试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快速、自动、可追溯、可分析的模型性能测试,极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可以准确、高效地对模型性能容量进行快速评估,以确定存在性能风险的模型,有助于模型性能持续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模型性能容量测试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人工智能模型性能容量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代人”的普及,人工智能模型在市场营销、风险监控、运营管理方面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AI新增模型和迭代模型大量涌现,需要对增量模型的性能进行快速评估,确保模型上线后能够平稳运行。
大量人工智能场景的落地引入了AI模型,通过自学习等方式可实现模型的快速迭代,对于模型预测服务这类访问密集型业务,如何确保其性能容量成为了目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传统的测试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的模型准备大量的压测数据,编写发压脚本,创建发压场景并执行,最终反馈测试结果,其中,发压表示发起压力,即为“压力测试”,简称“压测”。上述测试方法,依赖于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需对AI模型有一定了解以便造数,手工编写发压脚本,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同时模型数量较多且测试周期较长,难以快速对模型性能容量进行评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模型性能容量的自动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人工智能模型的类型,从对应的数据源平台获取测试数据;
根据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模型对应的脚本模板,利用获取的请求数据生成发压脚本;
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及所述发压脚本创建测试案例;
根据所述测试案例执行发压过程,动态调整发压过程的并发数,直至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吞吐量不再随所述并发数的增加而增加时,得到测试结果。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类型包括:智能决策模型、图像识别模型及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模型对应的脚本模板,利用获取的请求数据生成发压脚本包括:当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类型为智能决策模型时,从第一数据源平台获取结构化请求数据;解析所述结构化请求数据后,根据对应的脚本模板生成发压脚本。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源平台为分布式文件存储平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模型对应的脚本模板,利用获取的请求数据生成发压脚本包括:当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类型为图像识别模型时,从第二数据源平台获取图像请求数据;解析所述图像请求数据后,根据对应的脚本模板生成发压脚本。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源平台为对象存储平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模型对应的脚本模板,利用获取的请求数据生成发压脚本包括:当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类型为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时,从第三数据源平台获取话术请求数据;解析所述话术请求数据后,根据对应的脚本模板生成发压脚本。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数据源平台为Mysql数据库。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测试案例执行发压过程,动态调整发压过程的并发数包括:根据预设的基准并发数及所述测试案例执行发压过程;在发压过程中,逐渐增加并发数,并记录对应的吞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7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