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8065.1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0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承德;章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显示介质、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多条读取线及重复单元。重复单元括颜色像素、白色像素及感光结构。颜色像素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至一条第一信号线及一条第二信号线。白色像素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至一条第一信号线及所述一条第二信号线。感光结构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至一条读取线及所述一条第二信号线。感光结构具有依序堆栈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光电转换层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且第一基底的外表面为显示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式指纹辨识的原理如下:指纹是由多条不规则的波峰与波谷所组成。当手指按压指纹辨识装置时,波峰接触指纹辨识装置,而波谷不接触指纹辨识装置。波峰会直接将光线反射至感光结构,进而形成亮区。同时间,照射至波谷的光线会在波谷内进行多次反射,之后才传递至感光结构,进而形成暗区。这样,对应指纹的波峰与波谷的光线于形成为明暗交错的条纹图案,进而能取得指纹影像。接着,利用算法计算对应指纹影像的信息,便可进行指纹辨识。
光学式指纹辨识装置包括屏下式及整合式。以屏下式为例,由于感光结构设置于显示面板下,因此导致整体厚度过厚的问题。以整合式为例,感光结构整合于显示面板内,而使整体的厚度薄,但来自于指纹的光线需通过显示面板的显示介质才能传递至感光结构,显示介质会散射来自于指纹的光线,影响指纹影像信息的取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性能佳。
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显示介质、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多条读取线及至少一个重复单元。第一基底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及外表面。第二基底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对向。显示介质设置于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交错设置。重复单元的每一个包括颜色像素、白色像素及感光结构。颜色像素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至一条第一信号线及一条第二信号线。白色像素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至一条第一信号线的所述一条第二信号线。感光结构设置于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至一条读取线及所述一条第二信号线。感光结构具有朝第二基底的方向依序堆栈于第一基底内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光电转换层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且第一基底的外表面为显示装置的显示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的剖线I-I’所绘的显示装置10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图1的剖线II-ΙΙ’所绘的显示装置10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物体1设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上的情形。
图5示出图4的多个感光结构LS所取得的多个电信号SLS1、SLS2。
图6示出图4的多个白色像素PW的亮度SPW1、SPW2。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物体 2:使用者
10:显示装置 100:像素阵列基板
110:第一基底 112:内表面
114:外表面 122、126:接触窗
124、222:开口 132:像素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80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