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界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8506.8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金井纪成;北川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48 | 分类号: | B60R19/48;B60R21/00;G01S7/02;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王娟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界 传感器 | ||
1.一种外界传感器,其对与存在于本车辆周围的物体相关的外界信息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界传感器具备:
传感器主体,其具有用于检测所述外界信息的探测面;
传感器安装托架,其用于将所述传感器主体安装到本车辆的车身;以及
传感器装饰件,其具有从正面观察时与所述探测面面对的开口部,并且所述传感器装饰件以至少一部分与该外界传感器中的除了该探测面以外的部分重叠的方式位于本车辆的外侧,
所述传感器主体和所述传感器装饰件经由所述传感器安装托架安装于所述车身的侧部,
在所述传感器主体和所述传感器装饰件安装于所述车身的侧部的状态下,所述传感器主体所具备的所述探测面通过所述传感器装饰件所具备的所述开口部而向本车辆的外侧露出,
所述传感器装饰件具有檐状伸出部,该檐状伸出部以相对于所述探测面的顶部向本车辆的外侧呈檐状伸出的方式取位,
在本车辆的车身安装有包括扩散器在内的后部部件,
在所述后部部件上开设有比所述开口部大的大开口部,
在所述传感器主体和所述传感器装饰件安装于所述车身的状态下,所述后部部件所具备的所述大开口部的周缘部与该传感器装饰件的周缘部被配置成相互面对,
所述后部部件与所述传感器主体及所述传感器装饰件在彼此独立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车身,
在所述传感器主体和所述传感器装饰件安装于所述车身的状态下,所述后部部件所具备的所述大开口部的周缘部与该传感器装饰件的周缘部被配置成隔着少许的间隙而相互面对,并且在所述大开口部的周缘部与该传感器装饰件的周缘部之间的所述间隙中设有密封部件,
在所述传感器装饰件的周缘部环绕状地设有突起部及收容凹部,
所述密封部件沿着所述突起部及所述收容凹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观察时,所述传感器主体所具备的所述探测面形成为矩形,
所述传感器装饰件所具备的所述檐状伸出部位于所述探测面的下方侧,并且具有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延伸部,
所述探测面中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檐状伸出部中的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檐状伸出部中的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尺寸被设定得比所述探测面中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边的尺寸长,
所述檐状伸出部的伸出尺寸被设定成:随着从本车辆的前侧趋向于后侧而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主体所具备的所述探测面形成为如下这样的弯曲形状:在本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最向本车辆的外侧突出,并且随着趋向于在本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端部侧而逐渐向本车辆的内侧凹入,
所述探测面的弯曲形状形成为相对于本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对称,
在所述传感器装饰件中的与所述探测面相邻的靠本车辆的前侧的位置处设有引导凹部,该引导凹部为随着从本车辆的前侧趋向于后侧而逐渐向本车辆的内侧凹入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装饰件设于比本车辆的后部车轮靠后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观察时,所述传感器主体所具备的所述探测面形成为纵边和横边分别呈规定长度的矩形,
与所述探测面同样地,在从正面观察时,所述传感器装饰件所具备的所述开口部形成为纵边和横边分别呈规定长度的矩形,
所述开口部的纵边和横边的长度尺寸分别设定得比所述探测面的纵边和横边的长度尺寸大,使得所述探测面全部通过所述开口部而向本车辆的外侧露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85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和包括螺栓的芯堆叠台、建造平台及堆叠装置等
- 下一篇:光源装置和投影仪